福建農林大學蜂學與生物醫藥學院"山蒼子科技小院"產學研實踐隊于7月15日赴福建省屏南縣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隊通過實地考察、現場教學等多元形式,系統調研山蒼子的種植技術與產業應用。
倪林副教授俯身觀察育苗基地的山蒼子樹苗生長情況,向實踐隊員介紹了山蒼子的種質資源情況、生長條件、繁殖方式以及雌雄異株的鑒別方式。

接著,倪林副教授帶領實踐隊員來到山蒼子種植園,向大家介紹山蒼子的雌花、雄花、果實形態,并摘下幾顆果實給實踐隊員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他深入剖析了山蒼子的次生代謝產物組成及其藥理活性成分,闡釋了種質資源選育與精油提取工藝優化的研究進展,特別就提升精油得率、良種選育等關鍵技術環節進行了專業指導。

隨后,實踐隊員來到山蒼子-芙蓉李套種試驗田,倪林副教授向大家介紹了山蒼子-芙蓉李復合種植新模式。通過山蒼子揮發油的驅蟲作用抑制芙蓉李的病蟲害發生,顯著降低農藥施用量,提升了果實產量和品質,為構建綠色、環保、可持續的山蒼子-芙蓉李栽培體系提供了新路徑。

最后,實踐隊員參與了山蒼子實生苗的基質配比、定植栽培等生產實踐環節,通過沉浸式參與特色經濟作物的全產業鏈實踐,隊員們不僅深化了專業認知,更錘煉了務實創新的科研素養,為未來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青年學子們開啟了一扇認知之窗。他們深入田間地頭,在實地調研中收獲真知灼見,學習山蒼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實踐模式,踐行"將科研成果轉化在田間地頭"的現代農業理念。實踐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將這些鮮活的基層經驗和思考帶進校園,轉化為專業學習的動力,未來以創新思維和實干精神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