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血脈共鑄強軍夢想
本報訊(記者熊茜茜)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激勵新時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積極響應國家征兵號召,重慶外語外事學院三下鄉“筑夢大足·鄉約國梁”鄉村振興實踐團組織退伍新兵代表走訪革命烈士饒國梁家族后人即退伍老兵饒爺爺,開展了一場深刻的黨性教育與國防動員活動。
革命精神永不過時
在饒國梁烈士紀念館內,退伍新兵和實踐團成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聆聽是饒式家族后人同時也是退伍老兵的饒爺爺講述家族革命故事。饒國梁是辛亥革命時期的著名革命志士,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獻身。饒國梁的妹妹饒國模被譽為“紅巖村的女主人”,她的一生展現了堅定的革命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是紅色家風和愛國傳統的典范。作為饒氏后人,饒爺爺繼承先輩遺志,年輕時毅然參軍,在部隊服役七年,于1972加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從小,父親就告訴我,饒家的血脈里流淌著忠誠與擔當。”饒爺爺表示,身為中共黨員的退伍軍人,就該為國家做貢獻,饒爺爺每天早中晚都會來到鎮上的養老院,來陪這里的老人說說話,然后打掃一下養老院的衛生,即使是退休后,也打算回到老家,負責打掃鄉村道路的衛生“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為國家奉獻始終是饒家人的使命。”新兵代表楊啟烽同學深受觸動,在采訪本上寫下:“紅色家風,代代相傳;強軍報國,吾輩當先。”
當兵是人生最光榮的選擇
在座談交流環節,饒爺爺結合自身軍旅經歷,向退伍新兵和實踐團成員們分享了對黨性的理解。“部隊是錘煉黨性的熔爐,紀律、忠誠、奉獻,這些品質不是空談,而是在訓練和執行任務中磨礪出來的。”他回憶道,自己曾在抗洪搶險中連續奮戰三天三夜,“當時只有一個念頭:我是黨員,必須沖在最前面。”
退伍新兵楊啟烽同學提問:“如今國家征兵政策更加完善,但部分年輕人仍有顧慮,您怎么看?”饒爺爺堅定地回答:“當兵不僅是義務,更是榮譽。今天的軍營條件更好,但軍人的精神內核從未改變——保家衛國,無上光榮!”他的話語擲地有聲,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積極響應號召,共筑國防長城
采訪期間,退伍新兵與饒爺爺在采訪中積極開展國防教育宣講。他們通過講述饒式家族的革命事跡和當代軍人的奉獻故事,鼓勵適齡青年踴躍報名參軍。在場的實踐團成員們深受感染,將采訪視頻做出了相關的征兵號召視頻,鼓勵廣大青年群體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國防建設。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黨性教育,更是一次生動的征兵動員。通過新兵與老兵的對話,讓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青年的血脈,激勵更多優秀青年投身國防事業。
活動最后,退伍新兵楊同學與饒爺爺共同在“傳承紅色基因,響應國家號召”的橫幅上簽名,并莊嚴宣誓:“若有戰,召必回!”饒爺爺欣慰地說:“看到年輕一代接過接力棒,我就知道,先輩的精神永遠不會斷。
遠不會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