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星語星愿實踐隊走進蘭州市特殊教育學校,與那里的特殊教育聾啞小朋友們一起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漆扇制做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非遺技藝的傳承,豐富特殊教育孩子們的課外生活,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帶來歡樂和溫暖,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活動前,蘭州理工大學的實踐隊員就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帶著制作漆扇的材料,滿懷期待的出發了。到了學校,活動伊始,實踐隊員們用精心準備的圖文和生動的手語,向這些特殊的小朋友們介紹了漆扇的歷史淵源與獨特魅力。漆扇,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天然的大漆為原料,歷經了數十道工序制作而成,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蘊含著中華文化深厚的內涵。小朋友們對今天的這一切充滿了好奇,他們目不轉睛的看著講解,迫不及待的想要開始漆扇的制作。
在制作環節,實踐隊員一對一的耐心指導小朋友們。先是挑選小朋友們自己喜歡的漆料顏色,再小心翼翼地漆其滴入水中,用工具輕輕攪動,形成美麗的花紋,最后將扇面緩緩浸入水中,讓花紋完美的附著在漆面上。小朋友們都在實踐隊員的指導下,井然有序的制作漆扇。盡管溝通存在障礙,但他們通過手語和眼神的配合,和實踐隊員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眼前這些扇子都是小朋友們自己搭配的顏色,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圖案,精心勾勒出每一條線。

(圖片為實踐隊員和孩子們一起制作漆扇的場景 賈銘萱供圖)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而溫馨,小朋友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能夠真切感受到他們內心的喜悅。經過將近三個小時的努力,一把把色彩斑斕,充滿創意的漆扇在小朋友們的手下誕生,孩子們都很高興,有的孩子仔細端詳著自己的扇子,還有的孩子拿著扇子蹦蹦跳跳。

(圖片為活動結束后,實踐隊員和全體成員的合影 賈銘萱供圖)
蘭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表示,這樣的活動對聾啞孩子們的意義非凡,不僅讓他們接觸到了非遺文化,培養了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更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和尊重,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參與活動的實驗,對隊員們也紛紛表示,這次經歷讓自己深刻體會到了奉獻的快樂,今后將會繼續參與此類公益活動,為特殊的群體貢獻更多的力量。
這次大學生實踐隊員和聾啞小朋友們一起制作七扇的活動,不僅給孩子們的課外生活增添了色彩,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支持下,特殊教育的孩子們也會生活的越來越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