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南京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萬里鄉鏈調研隊”走進貴州省貴陽市青巖古鎮開展調研,聚焦古鎮特色文創產品在文旅產業中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青巖古鎮作為貴州四大古鎮之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為文創產品開發提供了豐富素材。調研團隊深入走訪古鎮內20余家文創店鋪,探尋以趙以炯狀元文化為核心的特色文創脈絡,同時考察自助文創紀念品售賣機、結合當代科技的博物館等多元文旅業態,全方位洞察當地文創發展生態。

圖為趙以炯故居中的文創店 羅榮柳 供圖
團隊成員走訪了以趙以炯狀元文化為特色的“登科”文創店。店鋪將狀元文化巧妙融入香囊、文具等各類產品,古色古香的木質門窗、陳列的狀元井水容器,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游客駐足打卡,讓狀元文化借由文創載體走進大眾視野。

圖為扎染蠟染體驗館老板向調研成員介紹相關文化 羅榮柳 供圖
扎染蠟染文創體驗館堅守傳統工藝,在扎染技法基礎上,融入現代設計理念與古鎮元素,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扎染包,憑借鮮明的文化標識與工藝價值,成為當地文旅熱銷產品。調研成員與體驗館負責人的采訪中了解到,當下的扎染蠟染文創產品除了保留原有圖騰的制作,還創新性地加入了不少青巖當地的特色文化元素。

圖為青巖古鎮景區內的自助售賣機 羅榮柳 供圖
在產業聯動方面,青巖古鎮文創已初步形成從原材料采購、設計生產到銷售推廣的完整產業鏈,為當地創造了眾多就業機會,成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自助文創紀念品售賣機的出現,為文創傳播注入科技活力。游客通過刷臉支付即可便捷購買特色紀念章,科技感與文化性兼具,讓文創消費場景更貼合當代需求,拓寬了文化傳播與經濟收益渠道。

圖為貴陽科技文化博物館 羅榮柳 供圖
團隊成員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貴陽青巖科舉文化博物館則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以圖文展示、實物陳列搭配多媒體互動,生動還原古鎮科舉文化發展脈絡,將文化體驗與知識科普相融合,為文創產品賦予更深層的文化內涵,也為文旅經濟增添文化吸引力。同時,青巖古鎮文創發展存在一定短板。部分文創產品存在同質化現象,設計風格與文化內涵缺乏獨特性,難以形成持續吸引力;高端設計人才儲備不足,制約著文創產品向精品化、創新化發展,影響產業升級步伐。針對這些問題,調研團隊結合專業知識,認為可以深化高校與古鎮的產學研合作,搭建人才交流與培養平臺,引入新鮮設計血液;整合古鎮多元文化資源,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推動文創與旅游、科技、餐飲等業態深度融合,提升文旅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通過對青巖古鎮的實地調研,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特色文創產品與多元文旅業態,是連接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的重要紐帶。它們不僅承載著青巖古鎮的歷史文化魅力,更通過產業協同發展,激活經濟增長動能。未來,持續優化文創生態、強化業態融合,將為青巖古鎮文旅經濟注入更持久的發展活力,助力其在文旅融合浪潮中綻放更耀眼的光彩。(通訊員羅榮柳 夏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