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美華)
肇慶市德慶縣坐擁豐富的農文旅資源:國家級非遺悅城龍母誕、省級非遺德慶學宮祭祀底蘊深厚,馬圩鎮、官圩鎮的德慶貢柑享譽嶺南,構成了“農有特色、文有底蘊、旅有亮點”的鄉村發展基底。近日,佛山大學人文學院“薪火之隊”深入德慶縣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文化傳承、教育賦能、宣傳推廣等多元舉措,為當地農文旅融合發展注入青春動能,探索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一、深入調研,為貢柑產業把脈問診
德慶貢柑,以其皮薄肉嫩、汁多化渣、風味濃郁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是德慶縣農業產業的“金字招牌”。為助力德慶貢柑產業高質量發展,“薪火之隊”深入德慶縣馬圩鎮和官圩鎮,這兩個貢柑種植大鎮,開展了實地調研活動。隊員們走進田間地頭,與果農們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貢柑種植的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果農們的實際需求。他們發現,盡管德慶貢柑品質優良,但在品牌推廣、銷售渠道拓展以及應對市場波動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薪火之隊”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為德慶貢柑的發展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他們建議果農們加強品牌意識,通過打造統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德慶貢柑的市場辨識度;同時,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打破地域限制,讓德慶貢柑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這些基于實地調研的精準建議,為德慶貢柑產業突破發展瓶頸、邁向高質量發展軌道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向,也為農文旅融合中“農”的根基筑牢了堅實基礎。

圖為隊員與果園農場主交流葉照霞供圖
二、文化傳承,守護歷史瑰寶
德慶縣不僅農業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也極為深厚。德慶學宮,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嶺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建筑群之一,承載著深厚的儒家文化內涵;而悅城龍母祖廟,更是嶺南地區著名的民間信仰圣地,承載著當地人民對龍母的崇敬與感恩之情,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元素。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薪火之隊”深入走訪了德慶學宮和悅城龍母祖廟。隊員們通過查閱大量歷史資料、采訪文物保護者等方式,深入了解這些建筑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價值。在此基礎上,他們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工作,通過設計宣傳海報、拍攝短視頻等形式,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德慶學宮和龍母祖廟的文化魅力,呼吁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到文化遺產保護中來,為守護德慶縣的歷史文化瑰寶貢獻了一份青春力量。

圖為龍母牌坊葉照霞供圖
三、義教課堂,播撒知識與文化種子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為了培養德慶縣鄉村青少年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激發他們對家鄉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薪火之隊”在當地開展了義教課堂活動。在義教課堂上,隊員們精心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將德慶貢柑、德慶學宮、龍母祖廟等本地特色農業和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他們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互動游戲、動手實踐等形式,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家鄉的農業產業和歷史文化,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文化觀。在貢柑主題課堂上,隊員們帶領孩子們線上觀看貢柑調研片,感悟家鄉好果的獨特優勢;在文化主題課堂上,隊員們引領孩子們傳唱薪火之隊自創德慶非遺歌曲,帶領孩子們領略家鄉文化的博大精深。義教課堂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更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了熱愛家鄉、傳承文化的種子,為德慶縣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培養了潛在的后備力量。

圖為孩子們在上貢柑課鄭雯予供圖
四、宣傳推廣,提升德慶農文旅知名度
在助力德慶縣鄉村農文旅發展的過程中,“薪火之隊”深知宣傳推廣的重要性。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德慶縣的農文旅資源,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在新媒體領域的優勢,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宣傳推廣活動。隊員們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發布了一系列關于德慶貢柑、德慶學宮、龍母祖廟的宣傳視頻和圖文信息,生動展示了德慶縣的自然風光、農業產業和歷史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和點贊。同時,“薪火之隊”還積極撰寫新聞稿件、拍攝專題報道,進一步擴大了德慶縣農文旅資源的宣傳覆蓋面。通過這些宣傳推廣活動,德慶縣的農文旅知名度得到了顯著提升,為當地農文旅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為隊員制作的德慶學宮的宣傳封面鄭雯予供圖
佛山大學人文學院“薪火之隊”在德慶縣鄉村農文旅發展中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是高校與鄉村攜手共進、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他們以青春之筆,書寫了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壯麗篇章,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德慶縣的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也將在德慶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