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核心價值觀飛入童心:當陽“七彩假期”課堂詮釋家國情懷
7月19日消息(通訊員 齊佳樂 報道 劉若曦 趙潔 攝影)為積極響應國家“三下鄉”志愿服務號召,在實踐中深化鄉村兒童價值引領,助力綜合素質全面提升,7月19日,當陽市鄭琦鄉村少年宮廣場上,武昌理工學院“燈塔計劃”心愛筑夢公益團隊的志愿者與30余名鄉村少年共同肅立。在共青團當陽市委的支持下,團隊為當陽市廟前鎮的孩子們舉行了莊嚴的升旗儀式。隨后,一場融合核心價值觀培育與“三下鄉”實踐理念的“七彩假期”系列課程正式開啟。
首堂科技啟蒙課以“體驗科技,點燃強國夢想”為主題。團隊成員許翊辰利用紀錄片《坐標中國》,讓孩子們直觀感受中國科技在多個維度的突破性成就,將“三下鄉”的科技服務理念轉化為具象的知識傳遞。“童心筑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堂緊隨其后,團隊成員李果洋以“復興號”高鐵開篇:“這飛馳的鋼鐵巨龍,藏著無數工程師的智慧協作,正是國家‘富強’的生動注腳。”隨后以“中國天眼”FAST為例,將科技實力與價值內涵緊密相連,讓核心價值觀在 “三下鄉” 的實踐場景中落地生根。在“指尖上的中國建筑”課堂上,團隊成員齊佳樂簡述飛檐斗拱里的東方建筑智慧,引導孩子們用稚嫩筆觸描繪心中的家園,在“三下鄉”的文化服務中,讓藝術的種子伴著對“家”的理解悄然扎根,呼應“和諧”“文明”的價值追求。從朝陽下的肅立到夕陽中的畫筆輕舞,當陽市廟前鎮的孩子們在這個“七彩假期”中,不僅收獲了“三下鄉”帶來的知識滋養,更在核心價值觀的浸潤中實現精神拔節。
團隊后續將持續深化課程與核心價值觀、“三下鄉” 理念的融合,計劃增設 “鄉土文化探尋” 實踐課,帶領孩子們走訪村落老黨員、挖掘本地紅色故事,讓 “愛國”“敬業” 的種子在實地探訪中萌芽;同時拓展 “小小發明家” 科技體驗環節,結合 “三下鄉” 科技服務屬性,引導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理解 “創新”“富強” 的時代意義。讓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更貼近鄉村生活實際,讓 “三下鄉” 的服務鏈條不斷延伸,真正實現 “用童心承載價值觀,用實踐詮釋三下鄉” 的初心。
武昌理工學院 “燈塔計劃” 心愛筑夢公益團隊成員李果洋深有感觸:“‘三下鄉’從來不是單向的知識輸送,核心價值觀教育更忌空洞說教。當孩子們從飛馳的高鐵里看見‘富強’,從‘風箏與線’的辯證里讀懂‘自由’,因錢學森先生的歸國抉擇油然而生敬意,‘三下鄉’的初心與核心價值觀的內核,才算真正在童心深處交融共生。”(完)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