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號召,深入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助力鄉村教育振興,廣州商學院晨曦逐夢突擊隊于7月10日奔赴廣東省清遠市連州市星子鎮星江中學,聚焦“家校社協同背景下中學生心理健康”主題,開展了一場深度扎實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本次調研特別關注了當地占比頗高的留守兒童群體,旨在探尋影響其心理健康的深層因素,為構建更完善的支持體系提供數據支撐和現實依據。
聚焦核心:家校社協同下的心靈“晴雨表”
星子鎮地處山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星江中學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為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其心理健康狀況牽動著突擊隊員們的心。突擊隊緊扣“家庭-學校-社區”三大核心維度,將研究重點細化為:
1、家庭依戀與教育方式:聚焦留守狀態下的家庭結構、親子溝通質量及隔代教養特點,分析其對青少年安全感、情緒穩定性與行為模式的影響;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心理咨詢室使用率及教師干預能力等維度,評估現有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3、社區與社會支持:考察公共服務覆蓋度、鄰里互助氛圍、公益組織介入情況等社會資源網絡,探究其對青少年心理韌性的構建作用。
▲圖為星江中學
多元方法:用腳步丈量,用數據說話
為確保調研結果的科學性和全面性,調研組精心設計并實施了多元化的調研方法。
精準問卷,分層調研: 調研組設計并發放了兩份針對性強的調查問卷。面向星江中學學生的問卷,重點收集其家庭背景、親子關系、情緒狀態、壓力來源及對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的認知與需求;面向星子鎮社區群眾的問卷,則側重于了解當地居民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注度、社區支持資源的現狀及對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看法。
▲圖為晨曦逐夢突擊隊深入課堂進行調查
深度走訪,傾聽心聲:調研組深入星子鎮街道和部分村落,與社區居民等進行面對面交流,實地考察社區環境、公共設施及潛在的青少年活動空間,直觀感受當地的社會文化氛圍和支持網絡建設情況。
▲圖為晨曦逐夢突擊隊與社區居民進行交流
▲圖為晨曦逐夢突擊隊深入社區考察社區環境
跟隨家訪,貼近現實:在星江中學老師的帶領下,調研組成員有幸參與了的家訪活動。這為突擊隊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得以近距離觀察學生的家庭生活環境、與主要監護人的互動模式,更深入地理解問卷數據背后的真實故事和復雜成因。家訪中遇到的個案,如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由年邁祖輩撫養的孩子所表現出的思念與孤獨感,或溝通不暢帶來的親子隔閡,都深深觸動了隊員們,也印證了家庭因素的關鍵性。
▲圖為晨曦逐夢突擊隊跟隨學校老師進行家訪
▲圖為晨曦逐夢突擊隊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
初步洞察:呼喚協同育人的力量
通過前期扎實的調研工作,晨曦逐夢突擊隊已初步觀察到一些值得關注的共性問題:
1、在家庭層面,留守狀態帶來的情感依戀缺失、隔代教育中可能存在的溝通代溝與監管乏力現象較為普遍,成為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
2、在學校層面,星江中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已有一定意識,但受限于專業師資力量、系統課程資源及常態化輔導機制,其干預能力和覆蓋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3、在社區層面,盡管鄰里間存在樸素的互助傳統,但專門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系統性社區支持項目和社會資源仍顯不足,家校社之間的聯動機制有待加強。
▲圖為晨曦逐夢突擊隊進行調研數據整合分析
知行合一:調研與服務雙軌并行
在扎實進行調研工作的同時,突擊隊深刻認識到,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僅需要發現問題,更需要積極的行動干預。為此,廣州商學院晨曦逐夢突擊隊精心策劃并組織實施了的心理團隊輔助活動,面向星江中學學生開展系列趣味性與專業性兼具的心理團隊輔導。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從最初的羞澀拘謹逐漸變得開朗活躍。他們積極參與互動,真誠分享感受。隊員們的耐心陪伴和專業引導,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和學校老師的高度認可。
▲圖為星江中學學生參加心理團隊輔導活動
展望未來:為“心”賦能,助力成長
目前,調研工作已進入緊張的數據整理與分析階段。后續,調研組將基于詳實的調研數據,撰寫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力求客觀反映星子鎮星江中學生在“家-校-社”背景下的心理健康現狀、面臨的挑戰及深層次需求。報告將為學校優化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提供參考:為家庭(特別是留守兒童家庭)改善溝通與教育方式提供指導方向;為社區及地方政府整合資源、構建更有效的社會支持網絡建言獻策;最終服務于提升當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筑牢其全面發展的心理根基。
▲圖為星江中學學生參加心理團隊輔導活動
此次廣州商學院晨曦逐夢突擊隊的星子之行,不僅是青年學子深入基層、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的生動實踐,更是運用專業知識助力鄉村教育振興和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切實行動。突擊隊的此次行動,如同一束微光,努力照亮鄉村孩子的心靈之路,為星子鎮鄉村振興增添了溫暖而堅實的“心”力量。
撰文丨江泓銳
圖片丨鄭思瀅 高怡 劉沛赟 江泓銳 李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