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特色產業作為激活鄉村經濟的“引擎”,正成為連接城鄉資源、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紐帶。安徽省蕪湖市江北地區依托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培育出巨峰葡萄種植、珍珠蚌養殖等特色產業,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近日,南京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萬里鄉鏈”調研隊深入蕪湖市二壩鎮,實地探訪特色產業發展現狀,探尋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棚間藏碩果:葡萄產業筑牢致富根基
走進二壩鎮的巨峰葡萄種植基地,連片的溫室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翠綠的藤蔓間掛滿了一掛掛圓潤飽滿的果實。調研隊成員實地觀察了果農修葉、剪枝、治蟲等日常管理環節,只見農戶們手持工具,精準剪除冗余枝葉,為果實生長騰出充足空間;專業的防蟲設備均勻分布在棚內,確保葡萄在綠色生態的環境中健康生長。據當地種植戶介紹,依托科學種植技術,二壩鎮巨峰葡萄畝產可達3000斤以上,因口感清甜、品相優良,遠銷江浙滬等地,成為農戶穩定增收的“金果果”。

大棚里的葡萄 趙加豪 供圖
科技賦新能:智能設備激活田間效能
隊員們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目前種植基地已全覆蓋智能監控設備,這些設備可實時監測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數據,通過手機APP同步反饋給農戶,幫助他們實時了解棚內情況,更好地養護一棵棵葡萄樹。“以前全靠經驗,現在有了‘千里眼’,坐在家里就能知道葡萄長得怎么樣。”一位農戶看著新裝的監控設備,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科技與農業的深度融合,不僅降低了農戶的管理成本,更提升了產業的現代化水平,為特色農產品品質保駕護航。

新設的監控設備 趙加豪 供圖
塘中蘊珍珠:多元養殖拓寬增收渠道
接著,調研隊來到當地珍珠蚌養殖塘,據承包戶介紹,二壩鎮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非常適合珍珠蚌生長,養殖出的珍珠光澤度高、質地堅硬,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珍珠蚌養殖不僅不與糧食爭地,還能通過生態循環模式,將蚌殼加工為飼料添加劑,實現資源高效利用。這一特色產業已帶動周邊20余戶農戶就業,年增收均超3萬元。

養殖河蚌的水箱 趙加豪 供圖
農旅綻新花:趣味采摘串起致富鏈條
夏日炎炎,二壩鎮的葡萄園里卻熱鬧非凡。當地葡萄園開展了趣味采摘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不少游客表示,這種親自采摘的體驗,不僅能品嘗到新鮮的葡萄,還能放松身心,享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葡萄園的負責人表示,通過趣味采摘活動,不僅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還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村民帶來了更多的收入。

游客在采摘葡萄 趙加豪 供圖
從溫室大棚里的科技賦能,到養殖塘中的生態智慧,二壩鎮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正是蕪湖江北地區推進鄉村振興的縮影。“萬里鄉鏈”調研隊用腳步丈量土地,用實踐探尋答案,見證了特色產業如何讓鄉村煥發新活力,也為更多地區發展特色經濟、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鑒。

圖為“萬里鄉鏈調研隊”團隊成員合影 趙加豪供圖
(通訊員趙加豪、汪穎、夏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