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石鏡山,綠意蔥蘢,生機盎然。7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農旅煥新,育苗筑夢”實踐隊赴蓬萊鎮石鏡山風景區,開展農文旅融合發展專題調研。實踐隊一行與當地鎮辦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圍繞景區游客結構、旅行方式、文創開發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核心議題展開探討,為解鎖鄉村文旅發展密碼收集第一手資料。
實地走訪:觸摸景區發展脈動實踐隊首先來到游客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道:“從數據來看,我們的游客結構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特征。周邊城市的家庭游客占比約45%,他們多選擇周末自駕前來,體驗采摘、農耕等親子項目;高校研學團隊和青年背包客占30%,主要被山間的地質奇觀和民俗故事吸引;還有25%是中老年休閑群體,偏愛慢節奏的登山和康養活動。”這樣的客群分布,讓實踐隊成員對景區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接著,實踐隊成員實地走訪了石鏡山風景區的自然景觀帶。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景區近年來依托當地農業資源與文化底蘊,推動“農業+旅游+文化”深度融合的實踐成果。據介紹,石鏡山游客群體涵蓋周邊城市家庭游客、青年研學團隊及中老年休閑群體,其中周末短途游、親子體驗游占比逐年提升,文旅產品的多元化供給有效拓展了客群范圍。
圖為參觀石鏡山風景區,吳一虹攝
深度對話:探尋融合創新之道座談會上,雙方就文創開發工作展開重點交流。負責人展示了以當地特色農產品、民俗故事為靈感設計的手工藝品、文創周邊,介紹了“文創+電商”的銷售模式如何助力農產品增值與文化傳播。鎮辦企業負責人坦言,景區發展也曾面臨瓶頸:“早些年單純靠門票收入,模式單一,游客停留時間短。后來我們意識到,必須把農業資源、文化故事轉化成旅游吸引力。”實踐隊成員結合專業知識,就文創產品的IP打造、年輕客群吸引力提升等問題提出建議,得到負責人的積極回應。

圖為與鎮辦企業負責人交談,吳一虹攝
此次調研不僅讓實踐隊成員直觀感受到鄉村文旅發展的活力,更深化了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理解。為石鏡山風景區及蓬萊鎮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青年視角的參考方案,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通訊員 彭樂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