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課堂里淬煉初心 傳承精神勇擔使命
7 月 11 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 “向黨于心,實踐與行” 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隊的 “三下鄉” 活動。團隊成員以紅色資源為生動課堂,在緬懷先烈、回望歷史與對話初心的旅程中,接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禮與思想淬煉。
上午,萬州區烈士陵園莊嚴肅穆,松柏蒼翠間,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實踐團隊全體成員懷著崇敬之心來到這里,舉行莊重的緬懷儀式。全體成員整齊列隊,向紀念碑肅立默哀,靜靜追思先烈們為民族解放與人民幸福作出的偉大犧牲。隨后,隊員代表上前敬獻鮮花,朵朵黃花寄托著對先烈的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
在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下,全體成員舉起右拳,鏗鏘有力地重溫入黨誓詞。誓言回蕩在陵園上空,既是對革命先烈的莊嚴承諾,更是對自身使命的深刻銘記。通過儀式,隊員們深切感悟到先烈們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的崇高精神,進一步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的信念。
離開烈士陵園,團隊一行來到 “九五” 慘案紀念館。館內豐富的文物實物、詳實的文獻資料與生動的場景還原,系統展現了那段屈辱與抗爭并存的歷史。隊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認真聆聽每一段歷史敘述,仔細觀看每一件珍貴展品,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當年的崢嶸歲月。
從苦難中崛起的不屈意志,從抗爭中凝聚的民族精神,讓隊員們對歷史的認識愈發立體深刻。大家紛紛表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唯有銘記歷史,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今日和平的來之不易,也才能在新時代更好地肩負起青年一代的民族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當日下午,團隊專程走訪了革命老兵樊啟貴。盡管已是耄耋之年,老人精神矍鑠,談起戰火紛飛的歲月,眼神中依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時候條件苦啊,吃不飽穿不暖,但沒人叫苦,心里就一個念頭:把侵略者趕出去,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老人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著親身經歷的戰斗故事 —— 槍林彈雨中的沖鋒、戰友間的生死相托、對家國安寧的深切期盼……
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千鈞;沒有刻意的渲染,卻句句動人。老人身上那份歷經歲月沉淀的深厚家國情懷,讓在場師生深受觸動,不少人眼眶濕潤。隊員們表示,老兵的故事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讓大家真切感受到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的深刻內涵。
活動最后,團隊走進三峽移民紀念館廉潔展廳。通過專題講解與典型案例展示,隊員們深入了解了三峽移民 “舍小家、為大家” 的奉獻精神,以及在移民工程中涌現的廉潔奉公事跡。大家深刻領會到,無論是革命年代的犧牲奉獻,還是建設時期的攻堅克難,“廉潔” 二字始終是共產黨人的鮮明底色,也是推動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日的行程緊湊而厚重,紅色基因的浸潤、歷史記憶的喚醒與初心使命的叩問,讓實踐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收獲頗豐。大家表示,將把此次活動的所思所感轉化為實際行動,以先烈為榜樣,以初心為指引,在青春賽道上奮力奔跑,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