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潘超紅 劉林杰 鐘雯)7月15日,古丈縣民族中學的教室里暖意融融,一場以“學會贊美”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課程在此展開。課堂伊始,大屏幕上播放的短視頻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視頻里,街頭行人收到陌生人真誠贊美時,有人先是錯愕地睜大雙眼,隨即露出靦腆的笑容;有人不好意思地擺擺手,嘴角卻抑制不住地上揚;還有人主動回應“謝謝你,這讓我今天心情真好”。這些真實鮮活的反應,讓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展開討論,“原來一句贊美能有這么大的魔力”“我平時好像很少認真夸過別人”的低語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隨后,“數映紅途”鄉村振興促進團老師順勢引導大家聚焦“如何正確表達與接受贊美”這一核心話題。在互動分享環節,同學們紛紛打開話匣子。“上次我夸同桌字寫得像字帖,他之后每次作業都寫得更認真了”“我被老師夸畫畫有靈氣時,臉一下子就紅了,只會說‘沒有沒有’,現在想想好像有點不妥”……一個個親身經歷的分享,讓大家逐漸意識到贊美里藏著的溫度與力量。
情景模擬環節更是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同學們隨機抽取“贊美同桌的新發型”“回應朋友對自己演講的肯定”等場景卡,分組進行即興表演。有的小組起初顯得拘謹,說出的贊美帶著幾分生硬,在老師“要具體說出對方哪里值得夸”的提示下,慢慢學會了“你的馬尾辮扎得很整齊,看起來特別有精神”“你演講時舉的那個例子特別生動,我一下子就聽懂了”這類具體而真誠的表達。面對他人贊美時,大家也在練習中掌握了“謝謝你的認可,我會繼續努力”“能得到你的夸獎我很開心”等自然大方的回應方式,逐漸化解了以往“被夸不適”的尷尬。
整堂課上,笑聲與掌聲不斷。這堂課程不僅讓學生們學會了贊美他人的技巧,更讓他們明白:一句恰到好處的贊美,既能為他人送去陽光,也能為自己搭建通往良好人際關系的橋梁。當每個學生都懂得發現并欣賞身邊人的閃光點,互賞互勵的班級氛圍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這不僅為校園心理建設注入了溫暖的力量,更為他們未來的社交成長埋下了一顆充滿善意的種子,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融入日常,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