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浪潮中,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兵團精神已成為培育青少年家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的關鍵之舉。2025年7月11日,石河子大學保衛處組建的赴八師152團軍墾第一連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攜手一群朝氣蓬勃的孩子,在軍墾第一連這片承載厚重歷史的土地上,共同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軍墾風華,彩繪童話——小小兵團人彩繪活動”。這場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搭建起展示藝術才華與創新思維的舞臺,更讓他們在一筆一劃的勾勒中,深刻領悟軍墾精神與紅色文化的內涵,在幼小的心靈中種下愛國與奮斗的種子。
(圖一 團隊成員與游客畫石膏娃娃合影 劉嘉鈺供圖 )
以筆為媒,共繪紅色情懷
活動現場,一個個潔白的紅軍形象石膏娃娃整齊排列,它們頭戴五角星軍帽,身著綠色軍裝,身姿挺拔,仿佛在等待孩子們用色彩賦予它們鮮活的生命力。實踐團的成員們熱情地穿梭在孩子們中間,引導他們挑選心儀的石膏娃娃。孩子們興奮不已,小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眼神中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他們在眾多石膏娃娃前駐足端詳,仔細比較,很快就挑選出了自己最滿意的那個,緊緊抱在懷里,仿佛得到了最珍貴的寶貝。
(圖二 團隊成員指導孩子涂色 劉嘉鈺供圖)
繪畫環節開始,實踐團成員們拿出顏料和畫筆,耐心地為孩子們講解繪畫調色的技巧。他們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小朋友們,看這里,綠色的顏料可以畫出紅軍戰士的軍裝,就像他們在草地中堅守陣地一樣堅韌。而這鮮艷的紅色,是用來畫五角星的,五角星可是紅軍的標志,代表著光明和希望。現在,我們把一點點白色顏料加入綠色里,就能調出更淺一些的綠色,可以用來畫軍裝的陰影,讓衣服看起來更有立體感。”成員們的講解生動形象,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現場互動熱烈。
(圖三 團隊成員指導孩子涂色 劉嘉鈺供圖)
隨后,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畫筆,蘸上顏料,開始在石膏娃娃上認真描繪起來。他們的小手雖然稚嫩,但每一筆都飽含著對紅軍戰士的崇敬和對繪畫的熱愛。有的孩子精心地為紅軍戰士的軍帽上色,將五角星涂得格外鮮艷,一筆一劃都格外專注,仿佛在為戰士賦予神圣的使命;有的孩子用綠色顏料仔細地涂抹著軍裝,還不忘加上一些黃色的點綴,代表著陽光灑在戰士身上,象征著紅軍精神的光輝永照;還有的孩子在紅軍戰士的臉上畫上了堅定的表情,眼神中透露出勇敢和無畏,稚嫩地說:“紅軍叔叔就是這樣勇敢,什么困難都不怕!”
(圖四 成果展示 劉嘉鈺供圖)
從彩繪到踐行,讓紅色基因扎根
在孩子們專注繪畫的同時,實踐團成員們結合軍墾歷史和紅軍故事,為他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事跡。從紅軍長征的艱難險阻,戰士們跨越千山萬水,突破重重封鎖,在槍林彈雨中頑強前行;到兵團戰士響應國家號召,來到這片荒蕪的土地,住地窩子、啃窩窩頭,用雙手開墾出萬畝良田,把戈壁荒灘變成了綠洲。這些故事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歷史,更讓他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激發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感和奮斗精神。
(圖五 團隊成員和游客小朋友合影 劉嘉鈺供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原本潔白的紅軍形象石膏娃娃在孩子們的筆下變得色彩斑斕、栩栩如生。這些彩繪作品各具特色,有的色彩鮮艷奪目,展現出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有的線條細膩流暢,體現了孩子們扎實的繪畫功底;有的作品雖然略顯稚嫩,但卻充滿了童真和對紅軍戰士的無限敬仰之情。孩子們紛紛展示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互相欣賞、互相夸贊。
(圖六 圖為團隊成員指導小朋友涂色 劉嘉鈺供圖)
正如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所描繪的那般,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歷經對歷史的探尋和藝術創作的磨礪,收獲了對紅色文化和軍墾精神的熱愛。此次活動,讓紅色文化融入日常,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成為照亮我們奮進之路的永恒光芒,讓革命先輩們的理想與信念,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彩,指引我們向著更美好的未來奮勇前行,用實際行動書寫屬于當代人的紅色傳承故事,讓紅色的火種,燃遍每個角落,溫暖且堅定地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
文:夏玉玲 張嘉欣
圖:肖明蕓 劉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