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助力教育公平、傳遞政策溫度的道路上,河南城建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材化聚力映朝陽,資助筑夢繪新篇”實踐團,以“三下鄉”為契機,深入校園與鄉村,讓國家資助政策的春風,吹進學生與家長的心間。
校園宣講:趣味課堂傳遞政策溫度
6月30日上午九點,褚莊學校的教室里,一場別開生面的資助政策宣講熱鬧開場。實踐團開展“探寶尋知趣 資助傳情筑夢真”活動,目標清晰——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與農村家庭,深度了解國家資助政策。
摒棄傳統宣講的枯燥,實踐團用“趣味套餐”點燃熱情:動畫展播用生動畫面,拆解政策框架,讓晦澀條文變得直觀易懂;知識競答環節,孩子們踴躍舉手、積極搶答,在歡笑與思考中,將資助要點牢記于心;故事會里,志愿者分享受助學子逐夢的真實故事,傳遞“誠信還貸、感恩奮進”的價值,更讓政策有了情感溫度。
互動課堂上,孩子們眼神明亮、參與踴躍,在寓教于樂中,國家資助政策不再是遙遠的“文件內容”,而是化作照亮求學路的“燈塔”——它讓孩子們知道,只要努力追夢,就有政策托舉、社會助力。這場校園宣講,不僅是知識傳遞,更是為童年注入信心與希望,助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青春行動。
鄉村走訪:入戶交流筑牢政策橋梁 同一天,實踐團另一支隊伍走進鄉村,開啟“資助政策進鄉村”走訪。成員們逐戶叩門,與村民圍坐交流,傾聽“供孩子讀書難不難”的困惑,收集“不知道咋申請資助”的需求,用腳步與真心,搭建政策溝通的橋梁。
宣講時,成員們變身“方言宣講員”,把助學貸款、助學金等政策,轉化為接地氣的家鄉話,搭配真實案例,讓村民聽得懂、能共情。遇到“還款流程復雜嗎”“申請材料咋準備”的疑問,志愿者們拿出圖解手冊,手把手演示、一對一答疑。一位家長感慨:“以前不懂政策,供孩子上大學心里沒底,現在清楚了,更安心讓孩子追夢了!”
從校園到鄉村,從趣味課堂到入戶走訪,河南城建材化學院實踐團的“三下鄉”資助政策宣講,串起了政策傳遞的“最后一公里”。這是一場青春與責任的雙向奔赴:學子們用創意與耐心,讓資助政策落地生根;而政策的溫度,也通過他們的行動,照亮更多孩子的求學路。后續,實踐團還將依托線上服務持續接力,讓這份助力成長的溫暖,成為鄉村學子逐夢路上最堅實的后盾,以青春微光,點亮教育公平的滿天星斗,書寫新時代青年服務社會、助力發展的生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