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5日-7月7日我校“瓷行千里”實踐隊赴福建省閩清縣開展“中華文脈傳承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7月5日,實踐隊與福建省索佳藝陶瓷藝術研究院進行結對共建,進行“義窯青白瓷非遺保護傳承實踐基地”授牌儀式,除此之外,實踐隊還在閩清義窯非遺傳承館開啟非遺體驗學習制瓷。

隨后,實踐隊前往了閩清義窯青白瓷古窯遺址,實踐隊沿著古窯遺址的分布脈絡,先后走訪了義窯核心產區的龍窯遺址,深入解義窯的歷史背景、燒制工藝及興衰。

7月6日實踐隊赴福建省閩清縣樟洋村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開展活動。實踐隊與工作人員一起梳理鄉村發展的優勢與短板,探討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并通過與當地村民訪談了解到當地特色作物的產量以及銷量,從而依靠專業知識助力農拓銷路。

爐邊厝作為閩清古名居的杰出代表,承載著林氏家族的歷史記憶和傳承。實踐隊通過講解深入領略了閩清古厝的獨特魅力,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保護意識。

7月7日實踐隊成員一同前往了閩清浮頭街,開展“循梅城印記,聽街坊心聲”為主題的實踐調研活動。隊員們將深入探尋這條百年古街的歷史底蘊和當代價值。

在梅城印記歷史展示館,宣講員以習近平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論述為切入點,分享當代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隨后,實踐隊員們向街坊鄰居發放關于閩清義窯非遺的調查問卷,之后,實踐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系統梳理,讓青春力量真正服務于古街的“活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