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湘潭大學“童心映湘·劇燃紅魂”志愿服務隊走進唐興寺社區,志愿服務隊全程策劃執行科普實踐與傳統文化活動。他們以“航天啟夢+翰墨傳情”為主線,通過專業協調與暖心陪伴,讓社區兒童在動手實踐中探索科學奧秘,在文化浸潤中感悟傳統魅力。
一、科普課堂:志愿者助燃航天夢
湘潭大學“童心映湘·劇燃紅魂”志愿服務隊全程保障科普教學,協助授課老師布置實驗器材、分發制作材料。當老師講解火箭構造與發射原理時,志愿者穿梭于孩子群中,一對一指導科學實驗操作。在作用力演示環節,志愿者主動配合擔任實驗助手,與孩子共同完成反作用力實踐。

(圖為老師和小朋友示范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圖片)
隨后的火箭模型制作中,志愿者化身“科技輔導員”,耐心解答疑問、輔助拼裝部件,當十余枚自制火箭成功升空時,孩子們歡呼雀躍,志愿者迅速抓拍精彩瞬間,記錄下科學探索的高光時刻。

(圖為小朋友們展示自己的“火箭”圖片)
二、文化課堂:志愿者架設傳承橋
書法環節中,志愿者擔當文化傳播紐帶。在書法協會老師展示藝術扇面時,志愿者同步講解創作背景,幫助孩子理解“梅蘭竹菊”的象征意義。贈扇儀式上,志愿者精心設計傳遞動線,引導孩子們有序領取禮物,并鼓勵他們誦讀扇面詩詞。當孩子對書法技法產生興趣,志愿者立即鋪紙研墨,協助老師開展即興教學,讓翰墨馨香縈繞課堂。

(圖為書法協會的老師給小朋友們送自己制作的扇子圖片)
三、互動課堂:志愿者定格成長記憶
活動尾聲,志愿者化身“時光記錄者”。他們巧妙設計合影場景,邀請孩子們手持火箭模型與藝術扇列隊,志愿者通過趣味口號調動情緒,捕捉純真笑臉。隨后發起“收獲分享會”,引導兒童暢談“最愛的科學發現”“最驚艷的書法筆畫”,現場歡笑聲與掌聲不斷。

(圖為小朋友們與書法協會的老師們以及扇子合影圖片)
在本次活動中,湘潭大學“童心映湘·劇燃紅魂”志愿服務隊以“前期策劃-過程執行-效果深化”全鏈條服務,實現科普硬知識與文化軟熏陶的深度融合。志愿服務隊將持續優化“知識傳播+情感聯結”服務模式,為社區教育注入青春動能。
指導老師:余虹,計算機學院通訊員:文霞
湘潭大學“童心映湘·劇燃紅魂”志愿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