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韻尋根強信念,長征勵新筑未來
7月22日消息(通訊員 沈子涵 黃婧雯 報道 陳怡雪 攝影)為了響應黨中央關于文物重要性的號召,深入挖掘并傳承荊楚文化內涵,同時結合青少年成長需求開展多元化教育,7月18日,武昌理工學院“燈塔計劃”心愛筑夢公益團在路口鎮宜民佳苑小區“暑假學堂”愛心托管班給孩子們介紹了文物里的荊楚文化、重走長征路、防溺水安全教育等通識實踐課程。
團隊成員段言蹊在文物里的荊楚文明課上主要講解了文化基因的千年嬗變、文獻中的歷史現場、文化遺產的活化傳承。他表示:“對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不僅需要知識的積累,更需要的是對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去引導他們思考難題,解決難題。”在課堂上,鄭能量同學想到了歷史書上的越王勾踐劍,并給大家講述了越王勾踐的故事。
“《重走長征路,強國少年行》主題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培育青少年的愛國情懷與堅韌意志,助力強國建設”團隊成員譚欣雅強調道。她在活動中為孩子們講述了長征的艱辛歷程,闡釋了長征精神的深刻內涵,并引導他們銘記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視頻中的《七律·長征》朗誦鏗鏘有力,詩中的一字一句都在激勵著孩子們,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都肩負在他們這一代人的身上。課后,小朋友們一擁而上,詢問這長征路上的光輝事跡。
防溺水安全課由團隊隊員黃維嘉詳細梳理在生活中的溺水潛在危險,在課程中,講師不僅系統化地向孩子們講解了識別危險水域的重要性、防溺水“六不準”原則等核心知識,還通過小組討論、模擬救援等環節,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學會如何智慧應對水危機,掌握正確的自救與施救方法。據了解,許多孩子此前對防溺水知識了解甚少,通過這門課程,他們跟隨講師的引導,逐步認識到溺水的嚴重危害,學會了如何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有效呼救,以及如何利用周圍環境中的漂浮物進行自救。
課程結束后,團隊成員黃維嘉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這一系列豐富多彩且富有教育意義的課程活動,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知識的盛宴,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文化傳承、紅色精神與安全意識的種子。這些種子將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生根發芽,成為他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寶貴財富。”(完)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