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饒平湖水村,青年林在晨風中泛起層層綠浪,白鷺掠過如鏡的湖面,百年榕樹下傳來村民的歡聲笑語。7月,我們“歸潮”實踐隊踏上這片土地,在古祠堂的飛檐翹角與蔬菜基地的累累碩果間,觸摸鄉村振興的蓬勃脈動。
協調發展:汫洲鎮政府“綠色通道”
在鎮政府的協助下,實踐項目與地方發展需求精準咬合。項目啟動的第一天,“歸潮”實踐隊在汫洲鎮政府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了解了關于汫洲鎮的相關事宜,并做出了關于湖水村與東灶村拍攝的大體方向,為“歸潮”實踐隊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山水入畫:青年林與湖泊共生的生態密碼
上午,實踐隊各成員協調好拍攝內容后,跟隨村民穿行于杉木林間。這片由返鄉青年集體栽植的生態林,如今成為湖水村的天然氧吧。林間標識牌,記住了這片青年林。青年林鎖住了水土,為湖水村生態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榕蔭下的鄉村治理:古樹的現代使命
村內生長著幾株百年大榕樹,他們虬結的根系深扎土地,如睿智長者,默默注視著村子里的發展。圍繞著百年榕樹,村內計劃建造彩虹道路,為村內綠化發展,添加新活力。古樹見證的不僅是歲月流轉,更是傳統治理智慧與現代文明的交融共生。
祠堂新生:永思堂里的孝道傳承
踏入黃氏宗祠的那一刻,時光仿佛倒流。金漆木雕在光影間流淌著華彩,堂內的畫像記錄著湖水村悠久的歷史。看著祠堂內石柱上的字,仿佛聽見先人的諄諄教誨,記載著村民對生活的殷切期望。
古樹根脈深扎土地,青年林新綠蓬勃向上;祠堂孝道融入日常,時蔬助力經濟發展,山海之間書寫振興答卷。通過村民的介紹與鏡頭,呈現湖水村在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產業變革中的“靜水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