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歸潮實踐隊在汫洲鎮的實踐進入新階段。繼前期對當地風貌有了初步了解后,隊員們今日聚焦特色生蠔產業,深入產業鏈各環節,探尋蠔鄉文化與產業發展的深層聯結。
探蠔鄉文化,踐開蠔之技
隊員們循著生蠔產業脈絡探訪當地文化,從養殖海域的生態環境到采收環節的作業模式,全面感知這一特色產業的發展肌理。在當地從業者示范下,隊員們親身投入開蠔實踐:掌握工具使用要領后,沿蠔殼邊緣精準施力、逐層啟開,于實操中細致觀察生蠔的生長形態與殼體結構。這一過程讓大家直觀體會到蠔鄉文化與產業實踐深度交融的獨特內涵。
分裝蠔肉凈殘殼,規范備售
開蠔工序完成后,隊員們將蠔肉從大盆中撈出,按標準配重逐個分裝。分裝好的蠔肉被放入盛滿水的長形袋中,以細繩捆扎便于后續售賣。值得注意的是,分裝后還需舀取清水沖刷蠔肉——經詢問得知,開好的蠔肉雖已在水盆中浸泡,仍可能殘留少量蠔殼,此環節正是為徹底清除殘余殼體,確保產品潔凈。這一系列規范操作,既體現了當地對產品品質的嚴格把控,也讓隊員們深刻理解到產業細節中蘊含的匠心與責任。

隨著實踐的深入,隊員們對汫洲鎮生蠔產業的認知愈發立體。從文化底色到實操細節,每一處發現都讓大家更清晰地看到特色產業支撐鄉村發展的鮮活樣本。后續,實踐隊將持續挖掘產業故事,讓調研成果更具溫度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