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3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向黨于心,實踐于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與“舞韻芳華,實踐筑夢”志愿服務隊深入重慶市開州區、萬州區,開展以紅色文化教育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團隊通過參觀劉伯承紀念館等紅色地標,在沉浸式學習中感悟革命精神,更以多元實踐推動紅色文化傳播,為紅色教育的傳承與創新注入青春力量。
作為活動的核心環節,劉伯承紀念館的參觀為團隊成員帶來了深刻的紅色精神洗禮。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隊員們沿著歷史脈絡,逐一參觀“烽火歲月”“開國元勛”等展區。泛黃的電報手稿、銹跡斑斑的指揮刀、磨損的軍用地圖等實物展品,串聯起劉伯承元帥從川東起義到淮海戰役的崢嶸歷程。“獨眼戰神”在槍林彈雨中的堅守、“軍神”手術臺上拒用麻藥的剛毅,讓隊員們直觀感受到革命先輩的信仰力量與精神風骨。館內的VR實景體驗等現代化展陳方式,更讓歷史場景“可感可觸”,為團隊探索紅色文化的年輕化傳播提供了思路。

在紅色文化傳播實踐中,團隊結合專業優勢,將參觀感悟轉化為豐富的傳播成果。他們用鏡頭捕捉紀念館中的“微故事”,剪輯成多條短視頻在校園平臺推送,借助生動畫面與通俗解讀,讓更多同齡人了解劉伯承元帥的事跡;在紀念館周邊社區開展“紅色故事會”,用貼近生活的語言講述革命歷史,吸引眾多居民參與互動。這些實踐打破了紅色文化傳播的傳統模式,讓歷史故事更易被大眾接受,也展現了青年群體在文化傳承中的創新力。
通過此次活動,團隊實現了從“紅色文化學習者”到“傳播者”的身份轉變。在沉浸式學習中,隊員們對紅色精神的理解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認知,深刻體會到紅色文化并非靜止的歷史符號,而是具有生命力的精神遺產;在傳播實踐中,他們以青年視角解讀革命歷史,用符合時代特點的方式拓展傳播路徑,讓紅色文化在代際傳遞中煥發新活力。
此次“三下鄉”活動是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深化實踐育人的重要舉措,既讓隊員們在紅色沃土中汲取了精神養分,也通過實際行動彰顯了青年團隊在紅色文化傳承中的責任與擔當。學校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基礎,持續推進紅色實踐育人計劃,鼓勵更多青年走進紅色地標,讓紅色基因在代代相傳中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