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才溪鄉智繪振興圖
7月3日,福建農林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杭臺禾語”調研實踐隊在江曉忠老師的帶領下,踏訪享有“中央蘇區第一模范鄉”盛譽的上杭縣才溪鄉。深入了探尋這片紅土地如何將深植血脈的紅色基因,轉化為驅動綠色發展的澎湃動能。
實踐隊首先來到了才溪鄉鄉村振興產業孵化中心,這里是為才溪產業振興提供核心動力的“大腦”和“引擎”。該中心集政策咨詢、技術培訓、項目孵化、品牌打造、電商服務于一體。中心負責人向隊員們詳細介紹了其運作模式和取得的成效:通過搭建資源整合平臺,中心已成功孵化出多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本土特色農產品品牌,有效解決了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難題。隊員們深刻體會到,精準的政策引導與靈活的市場機制在此完美結合,極大地激發了鄉村內生動力,培育壯大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才溪產業振興注入了源頭活水。實踐隊員深刻體會到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結合對激發鄉村內生動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關鍵作用。
中心負責人向實踐隊講解才溪鄉鄉村振興產業及路線
帶著孵化中心的啟示,實踐隊走進綠意蔥蘢的才溪鄉國家臍橙示范栽培區。這里不僅是優質臍橙的規;a基地,更是現代農業科技集成應用的典范。中心負責人現場為隊員們講解了才溪臍橙的優良品種特性、標準化栽培管理技術以及艱辛而卓有成效的品牌建設歷程。隨后,實踐隊來到才溪鄉國家臍橙示范栽培區。這里不僅是優質臍橙的生產基地,更是農業科技集成應用的展示窗口。隊員們實地觀察了臍橙生長狀況。“才溪臍橙”已成為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果”,實踐隊員們真切感受到了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的巨大潛力和品牌價值的力量。
實踐隊此行的重點之一是參訪才溪鄉臺灣青年拎包創業農業基地。這個充滿活力的園區,創新性地推出了“拎包入住”創業模式,為有意扎根大陸農業的臺灣同胞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務:從土地流轉協調、基礎設施配套(大棚、灌溉),到政策手續代辦、農業技術共享、市場銷售渠道對接,極大降低了臺灣青年的創業門檻和初期風險。
隊員們參觀了基地內種植的臺灣特色作物,如色澤鮮艷、辣味獨特的“美人椒”;刎撠熑朔窒砹嘶貎扰_灣企業發展的故事,以及融合發展的喜悅。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才溪鄉在推動兩岸農業交流融合、吸引臺灣人才方面的創新舉措與開放胸懷。
此次才溪之行,是實踐隊深入了解農情、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課。通過實地走訪,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才溪鄉在產業孵化、科技興農、兩岸融合方面的創新探索與顯著成效,也增強了運用所學知識服務“三農”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未來,實踐隊將持續關注才溪鄉的發展,積極貢獻農林學子的智慧與力量,為推動才溪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促進兩岸農業交流融合、共同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譜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樂章。(童文濤 鄭為杰/文 岳涵琳 羅茜/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