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工大學子赴安康開展紡織產業調研 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深化產教融合,探索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鏈動安康·商貿筑夢"實踐團隊近日赴安康市開展專題調研。團隊重點考察了中國西北紡織服裝產業城及陜西聚福匯源紡織工廠,通過實地走訪、專業訪談等形式,為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產教融合新探索
實踐團隊在陜西聚福匯源紡織工廠進行深度調研期間,企業負責人向師生詳細介紹了發展現狀與未來規劃。作為當地紡織服裝產業的標桿企業,該廠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團隊成員實地觀摩了從原料篩選到成品出廠的全流程生產線,特別關注了企業在智能化改造和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的實踐經驗。
在交流環節,校企雙方就人才培養、技術攻關等議題展開討論。工廠技術主管表示:"我們期待與高校建立長期合作,共同破解生產中的技術瓶頸。"實踐團隊指導老師回應稱,將根據企業需求調整相關專業課程設置,培養更符合產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全產業鏈發展顯成效
調研發現,該紡織企業通過完善上下游配套,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企業不僅注重自身發展,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當地居民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生產車間內,工人們熟練操作著現代化設備,一件件精美的針織衫經過多道工序后成型。團隊成員詳細記錄了各生產環節的技術要點,并與一線員工交流工藝改良的心得體會。
"看到書本上的知識在實際生產中這樣運用,讓我對專業學習有了新的認識。"一位參與調研的學生感慨道。團隊成員還注意到,企業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在產品設計中融入了陜西本土文化元素。
新媒體賦能產業升級
基于調研成果,實踐團隊正籌劃"非遺新韻·織就未來"系列推廣活動。計劃通過新媒體平臺展示企業優質產品,同時傳播傳統紡織文化。活動將采用"線上直播+線下體驗"的形式,設置"工藝探秘""非遺傳承""創意設計"等特色環節,全方位呈現安康紡織產業的創新發展。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類實踐活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專業視野,也為校地合作搭建了新平臺。未來將繼續組織師生深入產業一線,把論文寫在車間里,將成果轉化在生產線上,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貢獻職教力量。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