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我們在行動
防溺水,我們在行動——滁州學院“水上守護者”實踐團走進滁州重點水域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強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的號召,切實提升廣大青少年的防溺水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的7位學生于2025年暑期開展了以“防溺水安全”為主題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圍繞滁州市鳳凰壩、北湖公園、南湖公園、城西水庫等重點水域,通過實地宣傳、知識講解、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廣泛向青少年及社會群眾普及防溺水知識,筑牢生命安全防線。
隨著夏季的到來,氣溫不斷升高,水邊活動頻繁,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給許多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威脅。為增強青少年的防溺水意識,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的7位學生組成“水上守護者”實踐團,深入滁州市多個水域公園,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群眾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防溺水知識,增強安全意識,遠離溺水風險。
此前,鳳凰壩水庫是滁州市夏季溺水事故的高發區域,尤其在野泳現象頻發的背景下,防溺水工作尤為重要。實踐團7位成員開展為期一周的防溺水宣傳活動。實踐團成員在水庫周邊進行實地巡查,勸離試圖下水游泳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并與社區居民、救援人員深入交流,了解溺水案例和自救互救方法。此外,團隊還通過發放宣傳手冊、開展自救互救演練等方式,向居民普及防溺水知識,提升其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
北湖公園與南湖公園是滁州市重要的城市休閑場所,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青少年前往游玩。為防止青少年在游玩過程中發生溺水事故,實踐團成員分別前往了北湖公園和南湖公園開展防溺水宣傳活動。在公園內,團隊成員通過設置宣傳展板、發放防溺水宣傳單、播放防溺水動畫短片等形式,向市民群眾普及防溺水知識。同時,團隊還結合公園內的水域特點,講解了如何識別危險水域、如何正確使用救生設備等實用技能,增強了青少年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而城西水庫作為滁州市重要的水資源源頭,不僅為市民提供了足夠的生活用水并且在近幾年也成為了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因其休閑設施設備靠近水域,成為防溺水工作的重點區域。在公園內,團隊成員通過設置防溺水知識問答形式,吸引大量青少年積極參與。通過互動式教學,團隊成員不僅提高了青少年的防溺水意識,也增強了團隊協作能力和責任感。
在此次實踐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們通過實地巡查,及時發現并勸離試圖下水游泳的群眾,有效遏制了野泳行為的發生。同時,并與相關社區工作人員、救援人員密切合作,共同維護水域安全,確保社會群眾的生命安全。在防溺水知識講解環節,團隊成員通過展示真實的案例、動畫短片、真實情景、互動問答模擬等方式,向青少年和家長講解防溺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青少年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防溺水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擴大防溺水宣傳的覆蓋面,實踐團成員還制作了防溺水宣傳展板、定制宣傳手冊、防溺水手勢圖等宣傳材料,并在各公園和社區進行張貼和發放。這些宣傳材料圖文并茂,內容豐富,便于市民群眾理解和記憶,進一步提升了防溺水宣傳的效果。在活動過程中,7位成員與各社區、學校、公園管理處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形成了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防溺水宣傳格局。通過與社區工作人員的密切配合,團隊不僅提高了宣傳效果,也增強了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和參與度。
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不僅提高了青少年的防溺水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也增強了7位同學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通過深入社區、公園、學校等基層單位,同學們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服務社會、奉獻青春的精神風貌。未來將不斷創新防溺水宣傳方式,拓展宣傳渠道,推動防溺水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發展。
防溺水是一項關乎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讓廣大市民群眾及青少年了解更多防溺水知識,也為構建和諧、安全的社會環境貢獻了青春力量。希望市民們都能牢記“六不”“兩會”“四知道”等防溺水知識,珍愛生命,遠離危險。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