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落實 “百千萬工程”,助力推廣國家助學貸款政策,讓更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及其家庭了解并受益于國家資助政策,7月9日,廣東財經大學蒲公英資助政策宣講實踐團云浮一隊在云浮市新興縣新城鎮中山公園開展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旨在通過街道采訪、政策講解、發放宣傳手冊等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加深當地民眾對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認識,提高政策的知曉度,使更多人在自身或身邊人面臨家庭經濟困難時能夠及時借助該政策保障學業的順利進行,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在采訪過程中,實踐團成員深耕政策細節,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如 “您了解過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嗎?”、“您認為哪些上學階段可以獲得資助?”、“您的家庭或身邊人有接受過該政策的資助嗎?”、“您覺得該政策的意義如何?”等。在采訪過程中,實踐團發現多數受訪者家中的孩子處于學前和小學階段,少部分處于中學階段。其中,不少受訪者表示僅知曉中學和大學階段能獲得資助,對學前和小學階段的資助政策并不了解。針對這一情況,實踐團成員結合宣傳手冊,向受訪者詳細講解了國家資助政策覆蓋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和中職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個學段的具體內容,包括資助對象、資助標準、申請方式等,并耐心解答了受訪者提出的疑問,同時告知了獲取資助政策信息的渠道。

圖為實踐團成員對街道民眾進行采訪 林安祺通訊員攝

圖為實踐團成員正在對受訪者講解政策內容 林安祺通訊員攝
受訪者在了解政策詳情后,紛紛表示國家對民生的重視讓他們倍感溫暖,認為這些資助政策意義重大,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帶來了希望。 其中,公園附近的一家書店中的一位工作人員在聽完講解后,對此次實踐活動的意義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主動多要了幾份宣傳手冊,表示后續會向身邊的人宣傳該資助政策。受訪者們的熱心反饋,讓實踐團成員更深刻地體會到宣傳工作的價值與力量。
此外,團隊還拜訪了公園內的黨群服務中心。黨群中心的工作人員認真聆聽了實踐團的政策宣講,并就宣講內容展開了深入討論,尤其關注助學款清還的期限問題 。他們對此次宣傳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認可,表示會進一步深入了解當地民眾的經濟狀況,根據實際需求積極宣傳該政策,以實際行動支持實踐團的工作,更好地服務當地民眾。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黨群中心工作人員進行討論 林安祺通訊員攝

圖為拜訪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在黨群服務中心合影 林安祺通訊員攝
此次實踐,實踐團成員收獲頗豐。實踐團不僅在政策宣講過程中鍛煉了溝通能力和表達技巧,深刻體會到政策宣傳的嚴謹性和重要性,更是通過與民眾的近距離交流,了解到大家對國家資助政策的關注程度,也意識到大部分家庭對學前、小學階段的資助政策知曉度較低,當前政策宣傳仍有提升空間。
國家秉持“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理念,致力建立覆蓋全學段的資助體系。從助力脫貧攻堅到服務科教興國,這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強國基石。未來,實踐團將繼續深耕國家資助政策的宣傳工作,讓資助政策如春風化雨,照亮更多學子的求學路,讓每一份求知渴望都能被溫柔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