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究“第二個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鄉村振興中的鮮活實踐,曲阜師范大學“紅韻承脈,啟新振鄉”社會實踐隊于2025年7月8日至10日扎根山東省聊城市鳳凰集村。實踐隊此行重點聚焦該村如何將深厚的紅色底蘊轉化為治理效能,隊員們通過深度訪談新村書記解長城、參與村民家訓討論會、實地考察家風家訓館,深入調研了其活化紅色基因、賦能鄉村善治的創新路徑。
圖為村干部向實踐隊員詳解鳳凰集鄉村振興實踐經驗
實踐隊發現,鳳凰集村在解長城書記帶領下,積極探索將馬克思主義關于意識形態建設、群眾路線的理論精髓,與中國傳統“修身齊家”“重教尚行”的文化智慧相融合。隊員們在家風家訓館內看到,這并非簡單的文物陳列,而是見證了村民與干部共同將紅色精神內核(如忠誠、奉獻、團結)創造性提煉、轉化,并深度融入新時代家規家訓的生動過程。實踐隊成員參與了村民小組討論,親身體會到諸如將“軍民魚水情”轉化為鄰里互助公約、將艱苦奮斗精神具象為勤勞持家準則的巧妙實踐。解書記向實踐隊員們強調:“紅色基因不是束之高閣的文物,要讓它在村民心里生根發芽。”這理念,正是實踐隊所觀察到的紅色基因與傳統文化“雙脈”融合在基層的深刻體現。
圖為鳳凰集在鄉村振興進程中榮獲的證書與榮譽
通過調研,“紅韻承脈,啟新振鄉”隊深刻認識到,鳳凰集村以“紅色精神+傳統家文化”重塑家風,是將宏大理論轉化為村民日用規范的成功嘗試。實踐隊員觀察到,這種融合有效提升了鄉村德治水平,凝聚了人心,為鄉村振興注入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動能和價值支撐。實踐隊認為,此模式為探索“第二個結合”在鄉村治理領域落地提供了極具啟發性的樣本。

圖為村干部與村民陪同實踐隊員參觀鳳凰集鄉村振興歷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