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輕吟潤童心 支教歡歌逐夢行 ——湘潭大學5·1·8愛心團隊以樂為橋,用旋律編織鄉村孩童的歡樂時光
指導老師:周鄭湘 通訊員:陳思涵
暑假期間,一場別開生面的吉他音樂課在鄉村小學的教室里悄然進行。湘潭大學金翼5·1·8愛心團隊赴湘潭市湘潭縣譚家山鎮紫竹村暑期社會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成員陳思涵帶著一把吉他走進課堂,用簡單的和弦與真摯的熱情,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音樂世界的大門。
初次見面時,孩子們對吉他充滿了好奇。當實踐團成員陳思涵彈出第一個和弦,清脆的聲音讓教室里瞬間安靜下來,二十多雙眼睛緊緊盯著這個能發出美妙聲響的“神秘樂器”。后排的學生小聲議論著,有的說像“蜜蜂在唱歌”,有的說像“風吹過竹林的聲音”。第一堂課沒有枯燥的樂理知識,實踐團成員陳思涵只是帶著孩子們跟隨著琴弦的震動拍手,讓單音在教室里“跳格子”,原本拘謹的孩子們很快放松下來,教室里滿是歡聲笑語。
隨著課程推進,吉他成了孩子們之間特殊的“溝通橋梁”。一首跑調的稻香卻并沒有顯現出一絲違和感,當他們下次唱起這首稻香時,或許他們也會想起曾在童年的夏日唱過的跑調的“稻香”。
離別前的最后一堂課,一場特殊的“合奏”溫暖了整個教室。志愿者剛彈起熟悉的旋律,孩子們便自發加入——有人用礦泉水瓶敲出節奏,連最害羞的孩子也鼓起勇氣大聲唱起了歌。雖然沒有完美的和弦,卻有著最動人的默契,二十多顆心隨著音樂一起跳動。
這次吉他支教課程不僅讓孩子們接觸到了新的樂器,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音樂的種子。志愿者表示,原本只是想教孩子們幾個簡單的和弦,卻意外收獲了最純粹的音樂感動,“孩子們用純真賦予了音樂新的意義,那些帶著青春童真的音符,會永遠留在記憶里。”
如今,鄉村小學的教室里雖已沒有了吉他課的身影,但孩子們偶爾會哼起當時學過的旋律,那些在暑假里種下的音樂種子,正悄悄生根發芽。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