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老,反詐護老——“三下鄉”志愿服務走進養老院
在數字化浪潮與鄉村振興戰略交匯背景下,信息安全專業可深度賦能鄉村發展。2025年6月28日至7月15日,正值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之際,由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數字賦能紅旅,筑夢鄉村振興”實踐隊赴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鳳凰社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在負責人孫梓睿的帶領下,深入鄉村地區,走進當地養老院及社區,開展以“科技助老,反詐護老”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提升老年人對智能設備的使用能力,增強其信息安全意識,特別是針對鄉村地區老年人普遍面臨的網絡詐騙問題,提供專業指導與實用技能傳授。
現場互動:寓教于樂,提升參與感與學習效果
7月3日,在養老院活動現場,志愿者們通過設置“反詐知識問答擂臺”、“安全密碼設置”、“釣魚鏈接識別”等環節,極大地提升了老人們的參與熱情。許多老人紛紛表示,這種互動式教學方式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并記住相關知識。此外,團隊成員還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現場演繹常見的詐騙套路,如冒充子女、冒充銀行客服、虛假中獎等,幫助老人在輕松的氛圍中識別詐騙話術,掌握應對技巧。隊員劉妍親自參與互動教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安全設置步驟,手把手指導老人操作手機,確保他們真正掌握實用技能。許多老人表示,這樣的教學方式生動有趣、易于理解,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增強了應對網絡詐騙的信心。
一位75歲的李奶奶說:“以前我手機收到陌生短信都不敢點開,現在知道怎么檢查鏈接了,還學會了設置密碼,感覺安全多了。”
孫梓睿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輕松有趣的方式,讓老年人真正掌握實用技能,而不是簡單地告訴他們‘不要點’‘不要信’。只有理解了背后的原理,他們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法。”

圖為實踐隊隊員進行反詐宣傳。陳思宇供圖

圖為實踐隊隊員進行反詐宣傳。陳思宇供圖
用短視頻講大安全,“情景+講解”強反詐
7月4日,為了讓老年人更加直觀地了解詐騙分子的作案手法,提高識別和防范能力,團隊特別制作了系列反詐宣傳短視頻,并在現場組織老人們集中觀看。這些視頻內容緊扣鄉村老年人常見的受騙場景,如冒充子女索要錢財、虛假中獎信息、偽造醫保或銀行通知等,通過真實還原詐騙過程,幫助老人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沖擊下加深記憶、提高警覺。
視頻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貼近農村生活的場景設定,在觀看過程中,團隊成員適時暫停講解,指出視頻中詐騙分子使用的心理誘導技巧和話術陷阱,引導老人們思考應對策略。例如,在一段“冒充公檢法”詐騙視頻中,志愿者提醒老人:“真正的公檢法人員不會通過電話要求轉賬,更不會讓你保密不告訴任何人。”通過這樣的講解,老人們逐步建立起識別詐騙的基本邏輯和判斷依據。
觀影結束后,團隊還組織了“視頻觀后感分享會”,鼓勵老人們復述視頻中的關鍵信息,并結合自身經歷進行交流。不少老人表示,這種“情景再現+重點講解”的方式比單純聽講更易理解和記憶。一位老人感慨地說:“以前聽別人說被騙了還不太當回事,現在看了視頻,才知道原來騙子的話術這么狡猾。”

圖為實踐隊隊員播放反詐視頻。陳思宇供圖
“三下鄉”不僅是青年學子服務社會的重要平臺,更是專業知識與鄉村需求深度融合的實踐舞臺。在此次活動中,“數字賦能紅旅,筑夢鄉村振興”團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科技助老,反詐護老”的初心與使命,展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正如孫梓睿所說:“我們不能阻止科技的發展,但我們可以幫助每一位老人安全地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未來,“數字賦能紅旅,筑夢鄉村振興”團隊將繼續前行,用專業知識守護鄉村銀發人群的安全與尊嚴,為構建更加安全、有溫度的數字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陳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