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對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長。為發揮專業優勢,助力鄉村數字化建設,2025年6月28日至7月15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數字賦能紅旅,筑夢鄉村振興”實踐隊赴安徽省淮北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結合信息安全專業特色,通過智能設備科普、反詐宣傳、數字助農及紅色文化數字化傳承等活動,推動鄉村數字化轉型。
以案為鑒敲警鐘,PPT宣講揭騙局 7月5日上午,4名實踐隊成員前往淮北市烈山區鳳凰社區活動中心,實踐團隊的宣講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天上不會掉餡餅,陌生電話要警惕!"實踐隊隊長孫梓睿用當地方言親切地向在場20多位老人問好。為了確保宣講效果,孫梓睿和隊員們提前兩周就開始準備,他們收集整理了近年來發生在當地的真實詐騙案例,制作成圖文并茂的PPT演示文稿,科普老人生活上的生活陷阱。
宣講會上,孫梓睿重點剖析了三種常見騙局:首先是"冒充公檢法"詐騙,她通過一個真實案例,詳細講解了騙子如何偽造證件、制造恐慌,最終騙取老人錢財的過程;其次是"中獎轉賬"騙局,她用流程圖展示了騙子步步設套的伎倆;最后是近期高發的"養老投資"詐騙,她特別強調"高回報必然伴隨高風險"的投資原則。

圖為實踐隊成員孫梓睿進行反詐宣傳ppt的講解。陳思宇攝
案例拆解輕易懂,反詐宣講貼人心 考慮到部分老人對純文字講解接受度有限,講解完ppt后,實踐隊成員迅速融入老年群體,化身“反詐宣講員”,主動與老人圍坐交流。畫面里,兩名成員側身圍站在老人身旁,手中宣傳資料攤開,目光專注、語氣輕柔。她們結合近期發生的真實詐騙案例,把“冒充公檢法詐騙”里騙子偽造公文、恐嚇威逼的套路,“養老保健品騙局”中虛假宣傳、哄騙掏錢的手段,“虛假投資理財陷阱”里畫餅高收益、實則卷錢跑的伎倆,用嘮家常般通俗易懂的語言一一拆解。講解時,還不忘反復叮囑:“陌生電話說您涉嫌違法要轉賬,千萬別信!碰到上門推銷保健品的,別聽那些‘包治百病’的瞎話!網上說投資能賺大錢的,多留個心眼!記住‘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您的‘錢袋子’就穩當!”

圖為實踐隊成員孫梓睿和劉妍與老人交談。陳思宇攝
入戶宣傳一對一,貼心講解護平安 7月6日,陽光炙熱,兩名實踐隊成員開始了他們的“敲門行動”。實踐隊員禮貌地向老人問好,并遞上了反詐宣傳資料。居民接過資料,認真閱讀起來。實踐隊員耐心地向她講解反詐知識,提醒她要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接著,他們又來到了下一家。敲開門后,一位老年居民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實踐隊員同樣遞上宣傳資料,并向老人詳細介紹了常見的詐騙手段和防范方法。老人聽得很認真,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
就這樣,兩名實踐隊員一家接一家地進行宣傳,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區居民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反詐防線。

圖為兩名實踐隊成員前往老人家中進行反詐宣傳。陳思宇攝
夕陽西下,隊員們收拾行裝準備返校,但他們的反詐行動并未結束。團隊已計劃開學后繼續通過線上平臺推送反詐知識,并籌備寒假期間的第二輪宣傳活動。正如隊員薛雅婷所說:"守護老人的'錢袋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讓詐騙無所遁形,讓溫情常駐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