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青島農業(yè)大學菁英聚萊,詩“化”產芝實踐服務團來到山東省萊西市產芝湖新村,品味鄉(xiāng)土氣息與歷史文化。在產芝湖新村小麥文化展館里,跟隨工作人員的腳步,團隊成員在展館內品鑒小麥的播種收割和加工過程,并體會到糧食生產的辛酸苦辣;在感知每一粒小麥穿梭于阡陌重壘之間的廣闊土地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小麥對于飲食文化的分量之大。隨后,成員們還去到七巧工坊,聽七巧餅制作技藝傳承人——馬秀娥給我們介紹巧餅的制作要領,成員們也紛紛拿起面團上手模仿,捏出了各種各樣的吉祥造型。一灶一灶巧餅出爐,成員們抱著冒著熱氣的巧餅吃到嘴里,唇齒留香中感受手工巧餅背后的農人匠心,在中華美食的獨特魅力中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民風民俗。此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青農學子真切了解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成員們了解到要把文化的傳承與美麗鄉(xiāng)村相結合起來,爭做文化傳播者、鄉(xiāng)村建設者。

圖為團隊成員跟隨介紹人員進入小麥文化展館參觀。毛子怡、朱秀茹攝。

圖為小麥文化展館內“航天黑麥”實物。王文潔攝。

圖為團隊成員仔細欣賞利用小麥制作的面塑。毛子怡、朱秀茹攝。

圖為團隊成員動手制作巧餅過程。毛子怡、朱秀茹攝。

圖為與巧餅制作技藝傳承人馬阿姨交流非遺文化。毛子怡、朱秀茹攝。

圖為團隊成員與在場工作人員共同展示制作成果。毛子怡、朱秀茹攝。

圖為團隊成員與馬阿姨及工作人員活動合影。毛子怡、朱秀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