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宏觀背景下,鄉村水環境治理作為生態保護的關鍵環節,對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2025年7月1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赴陜西四市水環境調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以專業實踐踐行青年擔當,赴西安、咸陽、寶雞、渭南四市開展鄉村水環境專項調研,旨在通過實地勘察與科學分析,為鄉村水環境治理提供專業化解決方案,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渭南市龍池鎮調研首站:實地勘察直擊環境痛點 實踐團隊首站聚焦渭南市龍池鎮,兵分三路對龍池村、統一村、五更村、康家村等村落開展拉網式排查,通過“現場記錄+影像留存+樣本采集”同步推進調研工作。
龍池村調研中,團隊沿村內主水渠徒步勘察,記錄到垃圾亂堆點,其中多處位于水渠范圍內,存在明顯雨水沖刷入河風險。統一村重點排查了村內集中水塘,發現水塘邊堆積垃圾,以塑料廢棄物、廚余垃圾為主,塘邊存在村民自建排水口,且均無任何過濾設施,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塘體,導致塘內水體發黑并散發異味。
多維調研剖析:深度溯源鄉村水環境問題根源 為精準定位污染成因,團隊采用“科學檢測+實地訪談+部門對接”的立體化調研模式,開展深度調研。
水質檢測小組收集水樣,并測定關鍵指標,同時團隊走訪村民,覆蓋不同年齡、職業群體,在與龍池鎮環保工作站、村委會座談時了解到:該鎮2024年水環境治理預算僅12萬元,難以支撐管網建設(單村管網估算需80-150萬元);現有工作人員中無專業環保背景者,僅能開展基礎巡查。
同時,成員深入村民家中,與村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到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以及灌溉尾水的無序排放,也對水環境造成了壓力。
龍陽鎮延伸調研:污染類型呈現多元化特征 團隊在龍陽鎮用完成小寨村、蒲石村調研,重點關注污染類型差異,小寨村調研中,記錄到該村無組織排水點,農田與河道間無隔離設施,灌溉尾水直接入河。蒲石村沿干涸河道徒步勘察后標記多個污水排放口,現場采集污水樣本并分析后初步判斷存在工業特征污染物。
農田化肥袋隨意丟棄,傳統灌溉方式易使農水直排河道,進而匯入水塘。由此信息,串聯起生活污水排放、農業面源污染與水塘惡化的關聯,明晰污染根源。
蒲石村河道干涸污水匯集,團隊成員收集水樣,結合周邊工廠分布,推測可能存在工業廢水混入,為后續分析污染影響提供依據。
治理路徑展望:基于實踐的針對性解決方案 此次調研累計行程超200公里,為渭南市鄉村水環境治理提供了扎實的實踐依據。團隊將持續跟蹤調研區域治理進展,以專業實踐助力鄉村生態振興,讓青春力量在守護綠水青山中綻放光彩。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龍池鎮的水環境將實現從“臟亂差”到“潔凈美”的轉變,重現鄉村水清河美的生態畫卷,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生態動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的實踐團隊也將繼續在生態環保的道路上堅定前行,用青春和汗水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