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三下鄉實踐團:解碼竹基新材,激活廣德鄉“芯”動能
簡訊:廣德市,這片被譽為“中國十大竹鄉”的綠色沃土,正以“以竹代塑”的創新之筆,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2025年7月23日,安徽農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奔赴廣德,開啟了一場科技與竹韻交融的實踐之旅。通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影像記錄等形式,這群青春洋溢的大學生深入竹鄉腹地,解碼竹基新材的產業密碼,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林業發展中心人員介紹廣德竹產業現狀
觸摸竹產業脈搏:從歷史沉淀到創新突圍
首站抵達廣德市林業發展中心,實踐團與林業專家展開了一場熱火朝天的座談。工作人員如數家珍般介紹廣德竹產業的“前世今生”:從郁郁蔥蔥的竹林種植,到遠銷海外的竹編工藝,再到如今面臨的挑戰——毛竹價格走低、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同學們聽得入神,問題一個接一個拋出:“竹基新材料的研發瓶頸在哪里?”“如何提升產品附加值?”現場討論聲此起彼伏,思維的火花在碰撞中迸發。

同學們在認真聆聽
“以竹代塑”繪藍圖:綠色轉型的廣德實踐
“我們正全力打造長三角‘以竹代塑’產業示范基地!”林業中心工作人員的一句話點燃了全場熱情。政策支持、科技賦能、產業培育、應用推廣……一幅竹資源高效利用的綠色畫卷徐徐展開。林業發展中心張運山同志接過話題,從專業角度剖析竹纖維的無限可能:“竹材不僅是傳統工藝品,更是未來替代塑料的環保先鋒!”

安農大老師在發言

座談會上張運山同志圍繞竹產業發展展開探討


工作人員分享“以竹代塑”產業發展構想
青春力量賦能鄉村振興:從課堂到田野的跨越
座談尾聲,魏金光老師的總結鏗鏘有力:“科技興農不是口號,而是腳沾泥土的行動!”同學們紛紛點頭,眼神中透著堅定。實踐團成員們感慨道:“這次實踐讓我看到,課本上的高分子化學,原來能變成竹鄉發展的‘金鑰匙’。”

魏金光老師對座談會進行總結
未來可期:校地攜手共筑竹夢
活動最后,鏡頭定格下一張笑臉洋溢的合影——青春學子與林業工作者并肩而立,背后是廣德連綿的翠竹。正如報道所言,這場實踐不僅是知識與田野的相遇,更吹響了校地合作的新號角。安徽農業大學與廣德市將深化合作,共探竹產業升級之路,讓“中國竹鄉”的金字招牌閃耀科技之光。

實踐團與林業中心人員合影
(文:歐陽梓媛;圖:管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