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姚學慧副校長一行冒雨前往米脂縣楊家溝革命紀念館,親切看望外國語學院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師生,實地調研指導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校團委、外國語學院負責人及楊家溝革命紀念館負責人共同參與活動。
走進紀念館,“講紅色經典,燃奮斗之光”實踐隊的志愿者們以飽滿的熱情和流利的中英文雙語為來訪者進行講解,同學們巧妙融合專業所長與時代精神,不僅展現出過硬的語言能力,更傳遞出對紅色歷史的深厚情感與理解。尤其在講述革命歲月時,講解員即興唱起一段段陜北民歌,悠揚的旋律瞬間感染了現場,引得領導老師們凝神靜聽,并紛紛打著節拍加入合唱,歌聲與掌聲回蕩在新院之間。


在姬喜東館長的引導下,眾人深入參觀,一件件珍貴文物、一段段詳實敘述,使大家對這片紅色沃土承載的歷史厚重與時代價值有了更深切的體悟。在紀念館活動現場,姚學慧還參與了實踐隊組織的“紅色互動嘉年華”活動,與師生一同體驗紅色文化互動項目,感受革命精神在當代的傳承與活力。




座談會上,實踐隊學生依次匯報了團隊在紅色講解服務、英文標語校對、紅色歷史體驗等方面的實踐進展,分享了深入基層的收獲成果與感悟體會。大家談到,通過雙語講解不僅提升了專業能力,更在紅色歷史的浸潤中堅定了理想信念,對“奮斗”二字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楊家溝紀念館館長姬喜東、副館長劉翠霞對榆林學院外國語學院師生的到來表示歡迎與感謝,認為同學們的實踐為紀念館注入活力,讓紅色故事煥發生機,希望同學們將楊家溝的故事與精神帶回校園分享。

外國語學院常務副院長吳疆感謝紀念館的支持,高度評價其為學子搭建了感知紅色歷史、體悟革命精神的平臺,認為該實踐模式對學生成長意義重大。
姚學慧認真聽取匯報后,對實踐隊師生展現出的飽滿精神面貌和專業素養給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同學們深入紅色基地,以語言為橋,以實踐為犁,正奮力耕耘著信仰的沃土,也丈量著自身成長的深度,既當學習者又做傳播者,在服務中成長、在實踐中錘煉,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姚學慧對師生提出四點期望:一是要在實踐中勤學苦練,沉下心體察民情,聚焦基層需求開展扎實調研,將課堂知識與基層實踐緊密結合,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綜合能力;二是要從紅色歷史中汲取精神營養,深刻感悟革命先輩的初心使命,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三是要傳承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以不畏艱難的勁頭投身實踐,在吃苦中磨練意志;四是要樹立正確認知,既要“向上攀登”追求更高目標,又要“向下扎根”服務基層,既要“向前追求”勇擔時代使命,又要“向后反思”總結經驗得失,不斷補精神之鈣、揚時代正氣。

此次調研慰問活動,師生們備受鼓舞,表示將牢記期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后續實踐,在傳承紅色基因、服務奉獻社會的生動實踐中,讓青春在楊家溝這片光榮的土地上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指導老師:郝倩 團隊負責人:劉鈺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