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深化“推普+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助力鄉村經濟文化雙振興,7月18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左江傳音推普實踐隊走進都安縣高嶺定福村,針對當地秀珍菌產業工作中的普通話運用情況展開實地考察。在高嶺鎮組委盧玲婕老師和定福村第一書記黃耀雷的帶領下,推普實踐隊親身體驗了食用菌從種植到采摘的全過程,全面了解了定福村食用菌產業的整體布局、市場前景以及普通話普及現狀。
盧玲婕老師詳細介紹道,在食用菌生產的日常環節中,村民們因長期形成的習慣,主要使用地方方言進行交流,這種語言方式在內部溝通中顯得尤為便捷高效。然而,在涉及銷售流程、正式會議等對外交流場景時,普通話則成為主要的交流語言。黃耀雷書記則著重介紹了定福村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歷程。他提到,定福村作為鄉村振興示范村,不僅在產業發展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更在普通話推廣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然而,隨著產業的不斷壯大和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普通話的推廣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
針對實地考察中了解到的情況,推普實踐隊積極在當地進行普通話宣傳。一方面,隊員們向食用菌工作人員宣傳普通話知識,著重在食用菌銷售用語、交流用語等方面進行宣傳。另一方面,實踐隊深入村寨,與當地村民交流如何運用普通話準確表述日常生活中的農具名稱、問候語等,現場氣氛熱烈,村民們學習熱情高漲。
實地考察結束后,推普實踐隊隊員蘇芷曼表示,將普通話推廣與當地食用菌產業相結合,是一項極具創新價值的實踐活動,為推動當地產業振興提供了語言保障。
此次推普實踐活動,通過推進語言服務專業化、創新探索普通話推廣路徑,為“推普+產業”模式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在提升當地村民、工作人員普通話水平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深受村民歡迎。未來,實踐隊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開展更多服務基層的推普實踐活動,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實踐隊在黃書記的帶領下參觀大寨樓
實踐隊與盧老師和黃書記交流普通話推廣情況
實踐隊在食用菌產業基地開展調研
實踐隊向村民推廣普通話
實踐隊與盧老師和黃書記在食用菌產業基地合影留念
作者:蘇芷曼 楊馨文 李彩雙 李鳳林 韋亦可 羅鳳源 攝影:鄒彤、農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