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百年釀藝史,解碼文化經濟篇
——青釀浪涌社會實踐隊深入探究學習青島酒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路徑
為深度探究青島酒文化與區域經濟的融合發展路徑,體悟地域文化特質,錘煉大學生社會調研能力與責任擔當,煙臺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青釀浪涌社會實踐隊赴青島開展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以多元視角解鎖“酒文化賦能經濟”的鮮活樣本。
7月11日上午,團隊首站走進青島瑯琊臺酒銷售有限公司,在專業人員引導下探秘生物科技館。從品鑒醇厚的瑯琊臺白酒,到系統了解釀造副產品的循環利用體系,科技對傳統釀酒業的賦能效應清晰可感。國有企業在產業升級中展現的責任擔當,更讓隊員們對“企業社會責任”有了具象認知,強化了青年一代服務社會的使命感。
(圖為實踐隊在瑯琊臺集團生物科技館合照)
當日下午,實踐隊前往中國海洋生態白酒釀造基地,沉浸式體驗釀酒全流程。釀造車間內,工作人員詳解原料甄選的嚴苛標準與環境調控的精密邏輯,讓隊員們在谷物發酵的微醺氣息中,讀懂傳統工藝背后"慢工出細活"的堅守。歷史展館里,從初創時期的艱難探索到“中華老字號”的品牌蝶變,歷代釀酒人的創新足跡串聯成鮮活的產業發展史,為隊員們揭開瑯琊臺酒品質堅守的精神根基。
(圖為實踐隊在中國海洋生態白酒釀造基地合照)
7月13日,實踐隊來到青島啤酒文化博物館。隊員們通過沉浸式觀展、專題研學等形式,系統梳理這座百年品牌的發展脈絡。從早期的工藝初創到如今的全球化布局,從傳統釀造技藝的守正到品牌IP的創新表達,青島啤酒的演進軌跡如同一部濃縮的"中國酒企現代化史",讓隊員們對青島酒文化的多元維度形成立體認知。
(圖為實踐隊在青島市啤酒博物館合照)
7月15日,實踐隊深入青島西海岸新區薛家島街道,開展針對性問卷調查。團隊聚焦酒文化傳承創新、品牌價值轉化及“文化+經濟”融合模式三大核心議題,面向本地居民與外地游客分層調研。通過面對面訪談與問卷采集相結合的方式,既鍛煉了隊員們溝通設計的實踐能力,更收集到民間對酒文化發展的鮮活創想,為研究積累了富含生活溫度的群眾智慧。
本次實踐以實地考察、問卷調研等多元形式,構建起立體的信息采集網絡。隊員們不僅深化了對酒文化內涵的理解,更直觀感受到瑯琊臺等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文化傳承與社會價值的責任擔當。同時,也在互動中錘煉了專業實踐能力,深度理解了“文化賦能經濟”的內在邏輯,強化了對地域文化的認同感與使命感。隊員們將把此次實踐所得轉化為專業學習的動力,并以青年視角探索酒文化與區域經濟融合的新路徑,用所學所長為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讓這次青島之行成為踐行責任擔當、服務社會發展的生動起點。
煙臺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青釀浪涌社會實踐隊
2025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