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何思穎)為堅持振興鄉村教育和教育振興鄉村“雙輪驅動”,做好“振興”“鞏固”“拓展”“銜接”四篇文章,努力辦好高質量教育,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重慶外語外事學院“銀洞鑄紅心,下鄉踐初心”團隊于7月15日開展了“啟智潤心,筑夢銀洞”支教活動,希望通過多樣化的課程,搭建新時代學習橋梁,為孩子們帶來歡樂的同時拓寬課外知識視野。

圖為小朋友們認真聆聽實踐團成員授課。彭藝攝
上午藝術培養課程在舞蹈篇中拉開序幕。廣場上,孩子們跟著團隊成員甘琪銳的節奏,認真學習基礎的舞蹈動作。從簡單的伸展、跳躍到連貫的舞步組合,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興奮與專注,汗水浸濕衣衫也沒有絲毫影響他們的熱情,舞蹈讓他們感受到了藝術帶來的活力與魅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教學舞蹈。彭藝攝

圖為小朋友們認真學習舞蹈。彭藝攝
隨后,團隊成員覃浩然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漢字的故事”小課堂。他從漢字的起源說起,用形象的圖片和小故事講解了“日”“月”等象形字的演變過程,還通過猜測甲骨文字義等游戲方式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熱情洋溢地參與課堂互動,在輕松的氛圍中加深了對漢字文化的理解與熱愛。

圖為實踐團成員認真聆聽小朋友回答問題。彭藝攝
下午,團隊成員何思穎開展了“兩彈一星”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主題宣講。她結合歷史圖片和視頻,向孩子們講述了老一輩科學家在艱苦條件下,為研制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的無私奉獻以及不懈努力。同時她采用國際漢語教育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樣板支部初步建設成果——“星火講堂”繪聲繪色地向孩子們講解遵義會議的歷史背景、歷程經過。以遵義會議精神為脈絡,展現了遵義會議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鑄就了“堅定信念、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民主團結”的偉大精神。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聆聽,眼神中充滿了敬佩,紛紛表示要學習傳承紅色精神,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做貢獻。

圖為實踐團成員授課情境。彭藝攝
緊接著是“和美育人,美美與共”創意繪畫篇。志愿者們為孩子們準備了光滑的石頭和五顏六色的顏料,耐心指導他們在石頭上勾勒線條、填充色彩。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有的繪制了藍天下搖曳的五星紅旗,有的畫起了可愛的小動物,有的描繪了美麗的自然風光,一塊塊普通的石頭在他們手中變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品,孩子們也在創作中體驗到了繪畫的樂趣和繪畫帶來的成就感。

圖為小朋友們石頭畫成果展示。彭藝攝

圖為指導老師與小朋友共繪愛國情。彭藝攝
此次支教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僅讓孩子們在藝術學習中提升了審美與創造力,在漢字故事和“兩彈一星”精神宣講中增長了知識、厚植了情懷,也讓團隊成員在實踐中收獲了成長。未來,我們將繼續傳遞愛心與知識,為教育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圖為支教服務活動合影。彭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