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河南城建學院材料與化工學院“材化聚力映朝陽,資助筑夢繪新篇”實踐團創新采用“線上+線下”雙渠道模式,面向校內外群體開展資助政策認知調研活動,以趣味形式摸清政策普及“最后一公里”的堵點。
實踐團設計的“資助盲盒”暗藏巧思:紙質盲盒內的彩色卡片不僅包含助學貸款申請材料清單、獎助學金評定權重等硬核知識,還穿插“貧困生能申請獎學金嗎”等易混淆問題。線下調研點設在校園食堂門口與教學樓大廳,同學們轉動盲盒抽取題目,答對可獲定制書簽,輕松氛圍中完成認知測試;線上則通過問卷星推送盲盒電子版,同步收集校外中學生及家長的反饋,形成覆蓋全學段的調研樣本。

數據顯示,62.3%的受訪者對“申請流程步驟”存在模糊認知,48.7%的學生混淆“助學金與獎學金的評定標準”,更有23%的家長誤認為“資助政策僅面向特困家庭”。一位大二學生在留言中寫道:“官網政策條文太專業,要是有像盲盒這樣的通俗解讀就好了。”

這些一手資料為實踐團后續“分群體定制宣講方案”提供了精準坐標——針對小學生設計漫畫手冊,為高中生制作流程思維導圖,向家長推出短視頻解讀。此次調研既是高校資助育人的創新探索,也為政策傳播方式升級提供了青年視角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