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以產促旅、以旅興農”的重要指示要求,7月15日到18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研究生實踐團隊在陳存友副教授的引領下,前往湖南省湖西州保靖縣和平村開展“產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調研。實踐團隊通過實地探訪、產業剖析和村民交流,深度挖掘和平村特色資源,為其量身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道路。
深入調研:探尋鄉村振興的多元密碼 實踐團到達和平村后,被村組長和村支部書記的熱情迎接。雙方于座談會上就和平村的基本狀況、發展現況及未來謀劃開展深度交流,為后續調研筑牢了穩固根基。隨后,實踐團在村組長的引領下,從自然、文化、產業三個層面開展實地考察。
文化篇:傳承與創新并重 和平村作為湘西土苗文化的活態博物館,存有土家織錦、苗族鼓舞、百年吊腳樓等多樣的文化遺產。實踐團探訪了村寨里的特色建筑與傳統工藝作坊,和木雕技師等非遺傳承人展開了深入交流。陳存友副教授表示:“傳統文化要與時俱進,借創新重煥生機。”團隊提議采用文化IP開發、體驗式文旅、數字賦能等手段,促進傳統文化和現代產業的深度融合。
自然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和平村坐落于青山環繞之間,自然環境獨具優勢,被稱作保靖縣城的“后花園”。實踐團對自然水庫、生態農田和特色果園進行了實地考察,目睹了當地“生態立村、產業強村”的發展思路。村組長表示,借助發展生態種養和鄉村旅游,村民收入大幅提高,切實達成了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產業篇:農旅融合激活發展動能 和平村將農業和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種植辣椒、紅薯、生姜等特色農產品。實踐團走進田間地頭,和村民交流產業發展的現狀。團隊成員憑借專業優勢,提出“產業+旅游”的融合發展模式,整合農業、文化、生態資源,為鄉村振興探尋新路徑。
傾聽民聲:共繪發展藍圖 調研期間,實踐團借助問卷調查和入戶訪談,聆聽村民對于產業升級和鄉村發展的意見與建議。村民們積極參與,展現了對未來發展的支持和期待。團隊把調研成果歸納梳理,保證規劃方案契合村民需求,打造“近民親民”的產業旅游村。
擘畫未來: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經過四天的深度調研,實踐團圍繞“農文旅融合”這一核心,為和平村規劃了可持續發展的新藍圖。團隊提出以生態農業為基礎、傳統文化為精髓、休閑旅游為動力的發展途徑,致力于打造“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情、引回人才”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結語 這次調研活動不但為和平村的鄉村振興開拓了新路徑,還使實踐團成員深切感受到鄉村發展的豐富內涵。和平村已種下“產旅融合”的種子,未來必定會迎來更具生機的景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將持續發揮學科優勢,為鄉村振興貢獻才智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