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7月29日訊(通訊員張楚涵 黃德華)2025年6月29日,為積極響應國家2025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佛山大學黨輝鄉夢實踐團前往位于佛山市禪城區的陳鐵軍故居及汾江西路江灣立交橋畔的鐵軍公園,開展社會實踐與學習活動。本次活動旨在讓實踐團的成員們通過陳鐵軍烈士生前的光輝事跡,深切感受革命先烈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進而對黨的革命精神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
故居探秘:在歷史遺存中觸摸信仰
陳鐵軍故居位于佛山東華里片區,這座清代二進四合院青磚黛瓦,盡顯昔日傳統大戶人家的典雅氣派。實踐團成員手持拍攝設備,宛如探尋歷史寶藏的使者,仔細記錄著故居內的每一處細節。正廳中的紅木家具古樸厚重,閨房里精致的雕花床訴說著往昔歲月,展示區中那本陳鐵軍閱讀過的《新青年》雜志,更是仿佛在輕聲講述著她曾經的思想覺醒。
圖為陳鐵軍故居正廳場景 張楚涵供圖
在多媒體展示區,高清復刻的電影片段重現了1928年紅花崗刑場的悲壯場景。陳鐵軍與周文雍并肩而立,臉上帶著對理想的坦然與堅定。銀幕上,硝煙彌漫的刑場與兩人“把槍聲當禮炮”的臺詞,形成了強烈的悲壯張力。此時,成員們想起展示區中,那雕花木窗透著柔和的光,廳堂里酸枝木桌椅擺放整齊,顯示當年陳家的優渥。曾經,陳鐵軍在此研習女紅,生活富足;而電影中的她,卻身著粗布衣裳,為革命理想四處奔波,最終慷慨赴死。這強烈的反差,讓成員們感慨萬千,“從富家小姐到革命烈士,她的抉擇太令人震撼了。”
圖為實踐團成員認真觀看《刑場上的婚禮》的場景 黃德華供圖
公園緬懷:研讀史料,共話先烈精神
鐵軍公園內,陳鐵軍雕像莊嚴肅穆。實踐團成員懷著崇敬之心,向烈士注目致敬,閱讀雕塑下方的事跡。隨后,大家圍聚在陳鐵軍紀念館,仔細研讀圖文資料,仿佛在與先烈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深入感受著她的革命精神與堅定信仰。
圖為陳鐵軍公園前實踐團成員們的合照 張楚涵供圖
新媒體創作:雙載體呈現研學成果
三下鄉的腳步,丈量著歷史與當下的精神距離。在此次實踐中,實踐團將“女子當有家國志”的鏗鏘誓言,化作了推文中的激昂文字、微視頻里的生動畫面。當Z世代滑動手機屏幕,看到銀幕上刑場“婚禮”的悲壯,再回望東華里故居的青磚黛瓦,便能讀懂五四精神的傳承脈絡。從百年前青年的愛國熱忱,到陳鐵軍的舍生取義,再到當代青年在各個領域的拼搏奉獻,五四火炬始終在傳遞。這簇永不熄滅的精神之火,終將凝聚成“以今日之我,創明日之中國”的磅礴力量,激勵著無數青年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