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電(通訊員:楊秉燁、滕煜婷)
7月9日,長安大學“時空魔方·折疊新生”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段亞瓊副教授的帶領下,先后走進西安市新城區中山社區和碑林區太乙路街道中鐵一局社區,展開了一場聚焦老舊社區“空間折疊煥新”的深度實地調研。
團隊成員在出發前商榷(來源:成員自攝)
晨赴中山:尋綠化缺位與設施不足之“困” 清晨,實踐隊首站抵達新城區中山社區。一進入社區,隊員們便敏銳地察覺到老舊小區的普遍窘境:有限的公共空間略顯局促,基礎設施陳舊且數量不足尤為明顯。一位帶著小孫子在樓下陰涼處勉強避暑的老阿姨向隊員們傾訴,話語中透著無奈。社區里供人休憩的座椅寥寥無幾,且多有破損。多位接受采訪的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體,一致認為,老舊小區的基礎設施“提質”和綠化空間“增量”,已是迫在眉睫的“煥新剛需”。
中山社區建筑現狀(來源:成員自攝)
午探鐵一:看空間潛力與服務期待之“盼” 稍事休整,下午實踐隊馬不停蹄地趕往碑林區太乙路街道中鐵一局社區,居民構成以中鐵一局的退休或老職工為主。隊員們欣喜地看到社區內存在一定的綠化基礎,然而,持續的管理維護缺失成為硬傷。“有綠化是好事,但雜草叢生沒人修剪,看著也鬧心。”一位居民指著角落里略顯荒廢的小花壇說道。
隊員們觀察發現,社區內雖有小片活動空地被開辟出來,但配套陳舊破損問題突出。多張供居民休憩的公共座椅經年失修,不僅喪失了舒適性,也存在安全隱患。在與幾位不同年齡段居民的交流中,“活動空間服務性不足”成為共同呼聲。采訪結果集中反映了社區內部適老化公共休閑空間與服務的嚴重匱乏,這正是“折疊”現有有限空間、釋放其服務潛能的現實需求。
社區老舊設施現狀(來源:成員自攝)
一日所獲:凝聚共識,“煥新”刻不容緩 整整一天的密集調研,兩個建成年代相近、問題存在共通之處的老舊社區樣本,為實踐隊員們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民情資料”調研清晰地傳遞出一個強烈信號:無論是居住其間的普通居民,還是堅守崗位的社區工作者,改善生活環境、提升居住品質、創造更美好的社區“生活圈”,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景和迫切期望。空間環境的窘迫與居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形成了鮮明對比,社區“煥新”已成為一項有溫度、有共鳴的民生工程,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