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究專業救援力量在多災種復雜災害場景下的協同處置機制,直觀感受現代化、智能化消防救援裝備的實戰效能,7月2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資源學院赴咸陽、商洛、銅川調研多災種治理韌性鄉鎮應急管理體系實踐團,專程前往咸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開展沉浸式調研學習。
在消防救援大隊劉隊長的全程引領與專業講解下,實踐團首站抵達消防車庫。隊員們饒有興趣地近距離觀摩了水罐消防車、大功率供水消防車、A/B類泡沫消防車、干粉消防車、登高平臺消防車等涵蓋滅火、供水、舉高、專勤四大類共8種功能迥異的特種作戰車輛。劉隊長結合典型事故案例,詳細闡釋了不同車輛在應對高層建筑火災、危化品泄漏爆炸、洪澇災害等差異化災種時的核心功能和戰術定位。他特別強調:在大型工業園區事故或復合型自然災害等復雜場景下,多車種、多模塊的快速響應與精準協同是決勝關鍵,通過高效的資源整合與戰術配合,能顯著壓縮響應時間,提升救援成功率,最大限度守護人民生命線。隊員們還認真察看了隨車配備的先進裝備,如聲吶生命探測儀、液壓破拆工具組、水域救援機器人,以及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對消防救援的科技含量和專業性有了更深認識。
圖為實踐團成員前往咸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參觀消防車輛,郭奕佳、梁釗綸 供圖
隨后,實踐團移步至設施先進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刂v解員利用多媒體演示和實物模型,系統講解了固體火災、液體或可熔固體火災、氣體火災、金屬火災及帶電火災的成因特點與科學撲救方法,并結合近期社會熱點火災案例,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家庭環境中常見的電氣線路老化、廚房用火不慎、電動車違規充電等火災風險點及排查技巧。在災害自救互救板塊,講解員傳授了火場濃煙逃生要領、初期火災撲救原則及報警注意事項。最令隊員們印象深刻的是地震模擬體驗環節,通過高仿真度地震模擬平臺,大家親身體驗了不同震級的破壞力,直觀感受了地震的恐怖威力。講解員同步指導了科學的“伏地、遮擋、手抓牢”避震姿勢、震后黃金逃生路線選擇以及利用簡易物品制作自救工具等實用技能,有效提升了隊員們的災害應對能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前往咸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消防科普基地參觀學習,郭奕佳、梁釗綸 供圖
調研尾聲,實踐團在劉隊長陪同下,參觀了消防員高標準日常訓練基地和救援物資儲備倉庫。隊員們實地了解了消防員“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嚴苛訓練日常和模塊化、智能化的后勤物資管理體系,對這支“逆行者”隊伍的專業素養和奉獻精神肅然起敬。
圖為咸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工作人員介紹消防演練訓練設備,郭奕佳、梁釗綸 供圖
此次咸陽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之行,不僅是一次生動的現場教學,更是一次深刻的專業啟迪。實踐團成員通過零距離接觸先進裝備、全方位學習應急知識、深層次理解協同機制,對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韌性應急管理體系有了更直觀、更系統的認識。所見所聞所感,為實踐團后續深入咸陽、商洛、銅川三地鄉鎮,調研基層多災種治理現狀、探索韌性提升路徑,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和思考方向。(通訊員:賈開發、張思源)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消防救援隊工作人員合影,郭奕佳、梁釗綸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