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為增強公眾法律意識,防范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風險,紅法潤青苗普法先鋒隊三下鄉團隊近日圍繞電信詐騙、校園生活避坑、網絡行為與隱私安全三大主題,拍攝了一系列普法宣講小視頻。視頻內容貼近生活,語言簡潔易懂,旨在幫助公眾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

(圖為團隊成員錄制普法宣講視頻 楊康怡攝)
聚焦電信詐騙:揭秘新套路,普及防騙知識。在電信詐騙防范方面,團隊成員在視頻中將以“防騙宣傳員”的身份,深入剖析最新詐騙手段,詳細解讀VOIP黑盒子相關的共享轉賬騙局,普及“幫信罪”的法律知識,同時倡導大家牢記“不點鏈接、不說密碼、不開共享”的防騙準則。

(圖為團隊成員錄制普法宣講視頻 楊康怡攝)
守護校園安全:以案說法,筑牢法律防線。針對校園生活中的權益問題,視頻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法律解決方案。團隊成員通過“小明被小強欺凌”的模擬案例,明確指出校園欺凌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違法行為,鼓勵學生在遭遇欺凌時勇敢向老師求助,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圖為團隊成員錄制普法宣講視頻 楊康怡攝)
團隊成員進一步精準聚焦校園里各類“坑點”,圍繞校園高頻風險,講解如何規避“校園貸”陷阱、識別兼職中的電信詐騙以及辨別實習騙局,助力同學們在校園生活中有效避坑防騙,以法律智慧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圖為團隊成員錄制普法宣講視頻 楊康怡攝)
關注網絡隱私:規范行為,防范泄露風險。在網絡普及的大背景下,隱私泄露風險備受關注。團隊成員從常見網絡場景出發,分析過度授權APP權限、點擊不明鏈接等行為帶來的隱私泄露風險,分享“關閉非必要權限”等實用技巧,呼吁規范網絡行為守護隱私,結構清晰地普及網絡行為與隱私安全知識。
此次普法宣講視頻通過生動的案例和通俗的語言,將法律知識融入實際場景,讓觀眾深刻認識到“法律就在身邊”。無論是電信詐騙的新套路,還是校園、網絡中的潛在風險,觀眾都能從中找到應對之策,提升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