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湖南工商大學法學院紅法潤青苗普法先鋒隊走進湖南寧鄉沙田,開展以紅色文化與法治精神傳承為核心的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探訪何叔衡、謝覺哉兩位革命先輩故居,在歷史場景中汲取信仰力量,通過憲法宣誓強化時代擔當,完成了一場融合紅色根脈與法治精神的思想淬煉。
在何叔衡故居,同學們聆聽講解員介紹這位中共一大代表、無產階級革命家追求真理、獻身法治的生平。謝覺哉故居內,“延安五老”之一、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新中國司法制度重要開拓者謝覺哉的事跡,讓大家感受到紅色法治源頭的溫度與力量。通過參觀,紅色基因在隊員心中逐步扎根。

(圖為實踐團在何叔衡同志故居前合影 吳澤攝)
何叔衡故居前的憲法宣誓儀式成為活動亮點。全體成員肅立,右手舉拳,在張國輝老師的領誓下莊嚴宣誓。錚錚誓言回蕩在革命先輩奮斗過的土地上,將法治信仰的火種播撒在每一位青年法學生心中。

(圖為團隊成員宣誓場景 吳澤攝)
隨后,先鋒隊參觀寧鄉四髯陳列館。通過瀏覽珍貴史料、聆聽詳細講解,成員們深入了解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鐵骨忠魂,以及謝覺哉嚴于律己、法治報國的崇高風范。活動中,先鋒隊向提供講解的專業人員贈予自制文創宣傳周邊,并就紅色文化宣傳提出建議,以實際行動推動法治知識與精神的傳承。

(圖為團隊成員與講解員和自制文創周邊合影留念 吳澤攝)

(圖為團隊參觀寧鄉四髯陳列館場景 吳澤攝)
此次沙田之行,不僅是對革命傳統的追溯,更是對法治信仰的培育。實踐團帶隊老師表示,在革命先驅故里重溫歷史、面向憲法宣誓,旨在引導青年學子將紅色血脈轉化為法治實踐的動力。青年法學生從先輩足跡中汲取的信念力量,將逐步轉化為推動法治中國建設的青春動能,讓公平正義的理念伴隨青年成長,為法治建設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