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4日,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法律義工“送法進萬家·鄉村零距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開展為期8天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們以偉人故里為課堂,經歷了一場由莊重啟程到專業實踐、再到創新表達的精神淬煉之旅。
啟程:誓言鏗鏘,禮儀為鑰啟歷史之門
7月7日,“大手牽小手 立志攀高峰”主題開班儀式如期舉行。儀式上,講解員老師為大成員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講解員第一課”,著重闡釋了禮儀規范作為連接歷史與觀眾的重要橋梁作用。從挺拔的站姿、規范的手勢引導,到眼神交流與情感傳遞的細節,老師細致入微的指導,為成員們打開了專業講解的大門,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敬畏歷史、嚴謹傳播的種子。這不僅是活動的起點,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和角色的確認。
礪技:字句千鈞,考核場上展專業風采
開班儀式后,實踐團成員們迅速投入核心技能錘煉——講解詞的精研與背誦,并迎接嚴格的講解員驗收考核。在紀念館專業講解員的指導下,成員們系統學習了劉少奇同志的光輝事跡、重要貢獻及紀念館展陳體系。背誦講解詞成為每日必修課,從宏大的歷史脈絡到細微的文物故事,要求做到精準無誤、情感豐沛。講解過程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與歷史的一次深度對話,成員們專業、自信的講解身影,成為了紀念館內一道亮麗的青春風景線。
抒懷:赤誠放歌,烈日下凝聚愛國強音
實踐期間,一項充滿挑戰與激情的集體任務是完成紅歌《我愛你中國》的錄制。時值酷暑,成員們不畏高溫,在中心廣場等地反復排練。從清晨初陽到正午驕陽,隊伍始終精神飽滿。他們專注于每一個音符的準確,每一句歌詞的情感投入,每一次隊形的整齊劃一。當正式錄制的信號亮起,鏡頭前,成員們身姿挺拔,目光堅定,將飽滿的愛國熱情傾注于歌聲之中。深情而嘹亮的歌聲穿透炎炎熱浪,在偉人故里的上空久久回蕩,這是青春赤子用最真摯的聲音向祖國母親獻上的深情禮贊,也是實踐活動精神風貌的集中展現。
賦能:專業交融,思政課堂閃耀創新光芒
實踐活動的升華與成果展示,落在了實踐團成員們結合自身專業背景精心準備的思政課上。在前期,他們帶著初步方案向紀念館專家團隊請教,專家們的點評如“精密的刻刀”,指導他們聚焦主題、挖掘深度、創新形式。正式授課時,成員們立足專業,以《以法護民 以心系民》為主題,深刻剖析劉少奇同志在民主法制建設中的奠基性貢獻及其法治思想的當代啟示,展現了深厚的理論功底。此外,還有小組深情講述焦裕祿、黃文秀等優秀共產黨員感人至深的奮斗故事展示共產黨人的修養,以真實的力量打動人心。這些將專業特色與紅色教育深度融合的思政課,如同一面面多棱鏡,折射出信仰的璀璨光芒。
回響:薪火相傳,青春實踐淬煉成長底色
本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于7月14日圓滿落幕。這段從‘背下來’到‘講出來’、從‘學進去’到‘傳出去’的實踐歷程,不僅是個人的成長蛻變,更是青春力量對紅色基因的生動傳承。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是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深化紅色教育資源利用、創新青年思政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為大學生提供了沉浸式學習、專業化鍛煉、創新性表達的平臺,有效提升了新一代青年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實踐創新能力,在偉人故里譜寫了一曲激昂的青春實踐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