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8日,湖南工商大學法學院“紅法潤青苗普法先鋒隊”赴長沙一師舊址、楊豐社區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通過紅色法治溯源、社區普法實踐與新媒體傳播三維聯動,構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推動紅色法治文化落地生根。

(圖為帶隊老師與實踐團在一師黑板報前的合影 楊康怡攝)
追溯紅色法治基因,筑牢普法思想根基。實踐團首站來到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循著青年毛澤東的成長軌跡探尋紅色法治基因。在六個主題展廳中,隊員們通過手稿文獻、歷史影像等史料,系統性地梳理毛澤東在一師就讀期間以“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為主張的求學實踐,以及“游學調研”“批注思考”等實證精神的形成過程。從“男兒立志出鄉關”的求學初心到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確立,隊員們深刻領悟“立志、學習、青年、斗爭”的精神內核,為普法實踐奠定思想根基。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普法課堂的孩子們的合影 楊康怡攝)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一同制作的書簽 楊康怡攝)
創新社區普法形式,讓法治學習“潮”起來;顒拥诙,先鋒隊走進楊豐社區,打造多元化普法場景。先鋒隊在楊豐社區打造多元化普法場景。主題宣講以經典動畫為載體,將《未成年人保護法》轉化為互動案例;廣場游園設置法律燈謎競猜與法治書簽漆染活動;黨建服務中心內,隊員聯合尊法團隊與孩子們舉行憲法宣誓儀式。街頭采訪中,隊員即時解答群眾法律困惑,累計收集有效反饋10余條。“宣講+體驗+互動”模式讓法律知識可觸可感。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拍攝反詐普法視頻 楊康怡攝)
云端普法干貨滿滿,構建普法閉環。7月20日,隊員圍繞高頻法律風險點制作系列普法短視頻。內容涵蓋電信詐騙防范、校園欺凌責任認定、網絡隱私保護等,提煉“三不”防騙準則、維權路徑指引等實用內容。系列視頻以場景化敘事破解專業壁壘,構建“線下實踐+線上傳播”普法閉環。
本次活動通過歷史溯源強信念、場景創新傳理念、技術賦能拓渠道,為新時代普法工作提供可復制經驗。實踐團成員表示,將持續深化成果,讓紅色法治精神走進群眾、浸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