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路向汕”突擊隊初遇南澳,趣味破冰點亮童心向“汕”行7 月 12 日,廣州新華學院藝路向汕突擊隊在汕頭市南澳縣后宅鎮中心小學,啟動 “以漁拓美 以文育人” 美育成長訓練營開營儀式暨破冰活動。作為為期 8 天支教工作的首個環節,此次活動通過團隊展示與互動游戲,促進師生相互熟悉,為后續美育課程開展搭建溝通橋梁。
上午 8 時 40 分,開營儀式準時開始。總指導老師楊儒向五年級學生介紹了團隊構成:這支來自廣州新華學院的實踐隊伍,其涵蓋美術、心理、播音、音樂、書法等多個課程的專業隊員,將在 8 天內開展多樣化美育課程。隨后,隊員依次進行身份說明,隊長黃彩希以 “云吞老師” 為昵稱介紹美術教學計劃、課程安排、課堂規則等,隊員羅嘉淇明確心理輔導與攝影記錄職責,隊員吳佳鈺則重點提及書法課程中傳統文化的融入,簡潔明了的介紹讓學生對課程安排有了初步認知。

(圖為廣州新華學院“藝路向汕”突擊隊帶隊楊儒老師講話 沈逸圳 攝)
緊接著,是孩子們的自我介紹環節,不少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興趣特長。有的孩子說自己擅長體育,有的說自己喜歡畫畫,有的說自己喜歡播音,有的比較內向的同學小聲說喜歡做手工,同學們的愛好豐富多樣,老師聽到同學們的分享都會鼓勵他們;隊員戴小雨在旁記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這些興趣能成為后續課程的切入點。”

(圖為后宅鎮中心小學同學自我介紹 姚贊潤 攝)
教室內的 “擊鼓傳花” 游戲進一步活躍了氛圍。云吞老師播放節奏明快的樂曲,學生按座位順序傳遞玩具熊,音樂驟停時持熊者需完成即興展示。張悅同學在玩具熊落到手中時,略顯緊張地完成了折紙表演,其折出的千紙鶴引發周圍同學的模仿興趣,原本安靜的后排學生也主動詢問折紙技巧,互動范圍逐漸擴大。

(圖為廣州新華學院“藝路向汕”突擊隊隊長黃彩希帶領同學玩破冰小游戲 徐婉婷 攝)
午后進行的 “一元幾毫” 游戲考驗了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按照規則,男生代表 5 角、女生代表 1 元,云吞老師隨機報出金額,學生需在 10 秒內自由組合成對應數值。首次報出 “2 元 5 角” 時,部分學生因猶豫未能組隊,經過兩輪嘗試后,越來越多的學生掌握配合技巧,課堂上出現小跑找搭檔的活躍場景。
“創意大爆炸” 主題繪畫活動將氛圍推向高潮。6 個小組圍繞 “彩虹海” 主題接力作畫,每組的學生輪流添筆,在 30 分鐘內完成作品。第一組以海岸線為基礎,后續的小組成員陸續添加太陽、燈塔、南澳大橋等元素,其中一組在畫面角落畫上 “會飛的魚”,引起同學們的熱烈討論。隊長在點評時肯定了各組的創意表達,強調藝術創作中想象力的重要性,為后續美術課程埋下伏筆。

(圖為后宅鎮中心小學同學繪制“彩虹海” 主題畫 羅啟盈 攝)
活動期間,宣傳組的隊員用鏡頭記錄下多個細節:有學生主動幫同學撿拾掉落的樹葉,有內向的學生在小組繪畫中逐漸參與討論,還有學生在課間向老師請教課程相關問題。負責調研的隊員觀察到,經過多輪互動,學生與老師的對話頻率明顯增加,課堂紀律也從最初的喧鬧逐漸轉向有序參與。
夕陽斜照進教室時,第一天的課程悄悄落幕。看著孩子們揮手說“明天見”的背影,我們知道,這場關于美的相遇,才剛剛開始。八天的美育支教,第一天就像一顆種子,在笑聲里、在畫筆間、在童言中,悄悄埋下。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期待和這群孩子一起,把創意畫成畫,把聲音唱成歌,讓美育的嫩芽,在南澳的陽光下慢慢長大。接下來的 7 天里,實踐隊將按計劃開展植物拓印、貝殼裝飾畫、非遺紙漿畫等活動,持續推進美育教學與實踐結合。
通訊員 全嘉欣 洪佳佳 鐘依婷 廖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