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8 日至 29 日,南陽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星語” 實踐服務(wù)隊前往南陽弘玉特殊兒童康復(fù)中心,開展了一場以助力特殊兒童社交成長為核心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專為智力殘疾兒童設(shè)計,通過扭扭棒手工創(chuàng)作、繪畫、折紙等多樣化項目,讓簡單的手工制作成為孩子們社交的 “橋梁”,有效促進了他們與志愿者之間的互動交流。(通訊員 張子正 李宏宇)
在活動現(xiàn)場,孩子們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導(dǎo)下,積極參與各項手工活動。他們跟著志愿者學習扭扭棒創(chuàng)作,用彩色的扭扭棒制作出各種可愛的造型;在繪畫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出自己心中的世界;折紙活動中,志愿者們手把手傳授技巧,孩子們認真學習,一步步折出精美的作品。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互動過程中,孩子們逐漸打開心扉,主動與志愿者溝通交流,提升了溝通技能與情感表達能力。
圖為志愿者們與學生們共同利用扭扭棒進行創(chuàng)作。 柴灝明 供圖
活動中,孩子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對志愿者的喜愛。有的孩子將自己完成的手工制品送給志愿者,有的則為志愿者佩戴上自己制作的小飾品,每一個舉動都充滿了真誠與溫暖。志愿者們也全身心投入,用鼓勵的話語和親切的笑容回應(yīng)著孩子們,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感受到被關(guān)注和被關(guān)愛中。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們還注重提升孩子們的書寫能力,通過一對一的指導(dǎo),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和技巧。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與志愿者的交流更加深入,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社交信心。
此次南陽理工學院學子走進特殊兒童康復(fù)中心的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實踐服務(wù),更是一次意義深遠的社交助力行動。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為這些 “來自星星的孩子” 搭建了一座通往外界的社交橋梁,讓他們在互動中收獲快樂、提升能力。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關(guān)注和努力下,這些特殊兒童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