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村委+入戶調研”解鎖上小井村土地與發展密碼——池州學院紅土新治逐夢團深耕村中調研7月31日下午,池州學院紅土新治實踐團深入井岡山上小井村,以“座談訪談+入戶調研”的立體調研模式,圍繞紅色土地利用與鄉村可持續發展等核心議題扎根基層,全方位捕捉鄉村振興的鮮明案例與民生脈動。

(圖為池州學院紅土新治逐夢團訪談小井村藍書記)
實踐團首站進駐上小井村黨群服務中心,與村藍書記展開深度座談。雙方聚焦土地使用權規范管理、土地流轉機制創新、紅色土地利用基金運作、土地入股與分紅模式構建等關鍵議題,細致探討如何通過機制創新激活土地要素價值——從土地入股分紅如何構建穩定的村民利益聯結機制,到土地向個人或企業流轉中在權屬界定、收益分配等環節的實踐經驗與待解難題,均成為交流的焦點。同時,針對土地污染常態化檢測及適配作物種植指導、自然災害補貼政策的落地成效、土地交易平臺搭建的可行性路徑、法律政策咨詢的村民需求缺口、土地利用用途保持制度的執行細節,以及民宿產業配套用地規劃、基礎設施升級中的土地保障等現實問題,雙方也進行了深入研討,為后續研究積累了扎實的治理層面素材。

(圖為池州學院紅土新治逐夢團與小井村藍書記合照)
與座談同步推進的是,實踐團三個調研小組兵分多路,率先深入黨群服務中心周邊村戶,通過拉家常、問實情的方式,細致記錄村民在土地使用中的真實體驗、發展訴求及對鄉村建設的建議。完成周邊調研后,團隊隨即乘坐景區大巴轉赴小井紅軍醫院附近區域,進一步拓寬調研深度,深入當地村民家中走訪,從不同片區的地理特征與生活場景出發,多維度勾勒出井岡山村莊在土地利用、民生發展等方面的立體圖景。
此次調研既立足鄉村治理的宏觀視野,又扎根村民生活的微觀場景。池州學院紅土新治實踐團以腳步丈量土地肌理,用交流傾聽基層心聲,為探索土地資源合理利用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融合路徑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彰顯了當代高校實踐團隊扎根大地、服務基層的務實作風與責任擔當。
撰稿人:胡鈺潔、胡紫璇、岳嘉翔
池州學院紅土新治逐夢團
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