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一座位于安徽省東南部的文化名城,不僅以其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聞名遐邇,更以其豐富的紅色歷史資源,成為弘揚紅色精神的重要場所。為了更深地了解宣城的歷史文化,學習紅色精神,7月23日,淮北師范大學“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紅跡鑄新篇”點亮八皖實踐團志愿者走進宣城市博物館,開啟一場紅色精神探尋之旅。
宣城市博物館坐落于宛陵湖畔,是一座集歷史、藝術、自然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自2008年開館以來,它已成為宣城市民及游客了解宣城歷史、文化的重要平臺。博物館內設多個展廳,館內設有《千年古郡 人文宣城》基本陳列展廳和《文房瑰寶》《吾土吾情》兩個專題展廳,以及紅色精神展廳,臨時展覽區等。
圖為宣城市博物館正門入口,淮北師范大學董明泉攝
進入宣城市博物館,志愿者們首先進入臨時展廳的“歷史沿革”部分,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歷史文物和多媒體互動展示,生動地講述了宣城從古至今的發展變遷。志愿者們可以靜下心來觀看一則有關宣城歷史發展的小電影,也可以游覽各個珍貴的歷史文物、文獻資料,結合講解員的詳細闡述,了解宣城的歷史變遷,了解它作為古徽州府治所處的歷史地位,以及它在中國歷史上扮演的的重要角色。
圖為展覽的宣城市老照片,淮北師范大學董明泉攝
博物館的二至三樓是《千年古郡 人文宣城》基本陳列,陳列了大量當地出土的歷史文物,涵蓋商周時代至近現代的各類珍貴文物,以石器、陶瓷器、銅器、金銀玉器、漆木器類文物為主。也有大量的塑像,還原了原始社會人類的生活狀況,使志愿者們切實感受到時代的進步,未來也將賡續文化傳承,學好科學技術,為祖國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館內還專門建設了互動體驗區,游客們可以通過互動答題,觀看影片等方式進一步了解宣城的歷史文化。
圖為互動體驗區入口,淮北師范大學董明泉攝
圖為志愿者參與互動答題,淮北師范大學董明泉攝
步入紅色歷史展廳,仿佛置身于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展廳內陳列著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詳實的歷史資料,再現宣城從1919年新文化運動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期間的革命歷程,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一個難忘的瞬間。如馬克思銀像(1921年由俄羅斯帶回中國,見證早期共產主義運動)、陳毅在宣城創作的《由宣城泛湖東下》詩作等。館內還曾舉辦過“共和國英烈方志敏特展”等活動,來致敬老一輩革命家們,令觀者深刻意識到革命的不易,感受到先輩們崇高的革命精神,勇于實踐,勇于探索,不畏艱險,攻堅克難。
圖為太平攻城圖,淮北師范大學董明泉攝
宣城市博物館還會定期舉辦各類手作活動,如“我在博物館畫文物”、手作植物微景觀DIY等,吸引了諸多游客前來參與,提高了游客們的動手能力,也接觸到多元文化,提升藝術鑒賞力,增強對宣城文化的認識和保護意識;也會定期舉辦各類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如“紅色故事會”、“革命文物講解”等,通過互動體驗和現場講解,讓紅色精神深入人心。此外,博物館還與學校合作,開展“紅色教育進校園”活動,讓青少年學生在參觀學習中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
圖為手作植物展示柜,淮北師范大學董明泉攝
宣城市博物館是一個紅色精神的傳承與展示的平臺,不僅讓歷史的光輝照亮過去,更讓紅色的火炬點亮未來。在這里,志愿者們深刻體會到紅色精神的內涵,在心中種下一顆顆紅色的種子,它們在新時代的土壤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未來他們必將共同攜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