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義市光榮敬老院,山西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大學生實踐創新黨支部第九期紅色記憶尋訪實踐隊隊員鄭解霓、任晉昉、董婉君、郭文鑫四人,走近95歲抗戰老兵溫金雙,探尋那段烽火歲月。
1947年,溫金雙投身革命,從晉察冀野戰軍第六縱隊第18旅第52團一營二連起步,此后部隊歷經改編,從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六縱隊第18旅第52團,到68軍第204師第610團,再到68軍高射炮團,他始終堅守保家衛國使命。曾隸屬20兵團的他,在楊成武、楊勇等將領指揮下,解放戰爭中輾轉壽陽、盂縣等地,為山河解放拼搏戰斗。1951年,他從山東周村入朝,在元山海港、文登里阻擊戰浴血,1953年退伍復員,2004年底入住光榮級敬老院。
因高齡意識模糊,溫金雙無法親述往昔,但工作人員的講述,讓實踐隊員觸摸到歷史溫度。那些番號更迭、戰場拼殺的故事,是家國情懷的生動注腳。實踐隊員們表示,聆聽這段經歷,深刻感受到先輩為民族獨立、人民幸福舍生忘死的精神,先輩們以血肉筑防線,這份擔當與赤誠,值得后輩永遠銘記傳承 。
如今,溫金雙是崢嶸歲月的“活歷史”,他的經歷激勵著實踐隊員。在和平年代,銘記歷史、傳承老兵精神,讓烽火記憶照亮前路,成為隊員們尋訪后的深刻感悟,這次尋訪也將化作他們砥礪前行、守護和平的動力,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賡續相傳。

郭文鑫攝 圖為實踐隊員走入孝義市敬老院

郭文鑫攝 圖為工作人員向實踐隊員介紹溫金雙事跡

郭文鑫攝 圖為實踐隊員與溫金雙、工作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