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石橋鎮,調研人員深入達川區石橋鎮馮家廟村,實地考察該村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創新實踐。調研發現,馮家廟村以非遺文化“石橋火龍”和特色農業為核心,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的發展之路,村支書劉涵在資源整合與民生改善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圖為水產養殖一角
馮家廟村依托500畝蓮藕種植和200畝水產養殖,打造“農業+文旅”融合模式。村支書劉涵積極推動“訂單農業”,帶動村集體增收30萬元,并通過“第一書記直播間”助農銷售農產品,實現年增收1.1萬元。此外,“石橋火龍節”每年吸引游客超10萬人次,帶動消費500萬元,成為當地文旅IP,衍生品設計還榮獲省級獎項。

圖為蓮藕種植一隅
劉涵帶領黨員帶頭參與產業項目,完善村民議事制度,協調小額信貸支持村民創業,最高額度達5萬元。同時,整合易地搬遷戶勞動力,開發公益性崗位,有效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村內基礎設施顯著改善,2022年完成人居環境整治,安裝路燈、治理污水,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圖為村委會
盡管成效顯著,馮家廟村仍面臨產業升級資金不足、青壯年勞動力外流、非遺傳承人老齡化等問題。旅游配套設施不完善也限制了旺季接待能力。調研團隊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入電商人才,拓寬宣傳渠道,以提升產業抗風險能力和文化傳承活力。
馮家廟村的實踐為川東地區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經驗。通過非遺文化活化與產業融合,村支書劉涵帶領村民探索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未來,隨著政策支持與人才引進的加強,馮家廟村的振興之路將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