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鄉 | 以球會友 山海相連——滇魯情深 翼同前行夏令營足球比賽圓滿落幕
7月27日下午,寧蒗小涼山學校綠茵場上,“滇魯情深‘翼’同前行”暑期社會實踐團組織了夏令營足球比賽。實踐團成員與寧蒗小涼山學校學生同場競技,來自小涼山的教師和家長代表們共同觀摩了此次活動,親身參與了這場跨越地域的足球友誼盛會。
賽前準備:細致籌備,筑牢安全與協作基礎
足球課上,實踐團專門給孩子們講解比賽規則,由任課老師向孩子們傳授基礎運球、傳球技巧,講解戰術配合要點,讓小球員們快速掌握比賽要領。
賽前,實踐團成員提前完成場地專業布置,劃分比賽區域、檢查設施安全性。為確保賽事公平公正、安全有序進行,全程由裁判員董文倩執哨,并詳細說明規則與安全事項:以進球數定勝負,若出現平局,則通過點球大戰一決高下;球員需穿合適運動裝備、賽前充分熱身;禁止危險動作,倡導文明競技;強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引導尊重對手、享受過程。
比賽成員由42名小涼山學生與6名實踐團成員分高低年級混合編成6支隊伍,設置三個15分鐘對抗賽段,低年級孩子進行一場比賽,高年級孩子進行上下兩場比賽。主持人以熱情話語暖場:“汗水澆灌熱愛,拼搏成就夢想。今天,我們用團結、勇敢和堅持開啟這場精彩賽事。”
圖為裁判帶著球員上場。姜李吉 李加爽 供圖
賽中角逐:團結協作,綻放青春與拼搏風采
“傳球!好球!”裁判哨聲響起,首場比賽拉開序幕。場上,小球員們與實踐團成員們默契配合,傳球、帶球、射門一氣呵成。12歲的彝族男孩赫赫多次突破防線,他說:“和哥哥姐姐踢球特別開心,他們教我假動作過人,特別帥!”除了赫赫,孩子們的團隊協作更令人動容。飛雷神隊的幾名小球員在落后時不慌亂,相互鼓勁:“守住!我們能追回來!”一次次默契傳球、及時補位,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
實踐團的隊員們全程耐心引導,奔跑中不忘提醒小球員:“注意腳下,別著急!”進球后先擁抱身邊的小隊友,用行動詮釋協作精神。場下觀眾加油聲、歡呼聲不斷,匯成熱烈的賽場交響曲。裁判員劉科若感慨:“孩子們的拼勁和隊員們的耐心,讓這場比賽充滿溫度和激情。”
經過激烈角逐,比賽最終決出一、二、三等獎。頒獎環節,主持人宣布:“今天的榮譽屬于每一位拼搏的小球員!”一、二、三等獎分別由實踐團代表劉俊萌、展新蕊、侯俊瑞給超新星隊、天一隊、飛雷神隊頒發。孩子們手捧獎狀,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一刻,足球帶給他們的不僅是勝利的喜悅,更是成長的見證。
圖為孩子們給球員加油歡呼。姜李吉 李加爽 供圖
賽后影響:精神傳承,深化交流與支教成果
比賽在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但兩地的友誼與體育精神仍在延續。寧蒗彝族素有“火把節”足球賽的傳統,足球運動在這里不僅是競技比賽,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寧蒗人民體育運動的熱情和民族團結的精神;山東女子學院的女足隊伍同樣實力不俗,展現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在此次比賽中,實踐團將山東女子學院“敢打敢拼、團結協作”的女足精神帶到小涼山,與當地“火把節”足球傳統相融合,促進了兩地文化交流,讓孩子們學會了團隊合作、頑強拼搏,培養了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和協作能力,實踐團也被小球員們的熱情與純真所感染,整場賽事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帶隊老師陳鵬飛表示:“體育是跨越地域的語言,我們通過足球支教,讓兩地青少年在互動中收獲成長,也希望通過體育鏈接兩地,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團和孩子們相互配合。姜李吉 李加爽 供圖
這場跨越千里的足球聯動,不僅是球員們技藝的切磋,更是寧蒗“火把節”足球杯文化與山東女子學院女足精神的深度交流,促進了兩地文化的認同融合,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團結。此次比賽給實踐團成員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也給下一支支教隊伍留下了可參考的案例,正如實踐團的口號“翼同前行”所寓意的,這場跨越千里的足球之約,必將為兩地青少年播下希望的種子。未來,兩地將繼續攜手,展開更多賽事,讓足球成為兩地的精神鏈接,成為傳遞夢想與希望的橋梁,共同譜寫一曲跨越山海的足球贊歌。
圖為球賽后的合影。姜李吉 李加爽 供圖
(通訊員 陳雪婷)